语毕,大汉体力不支,倒地不起。陈亮急忙奔至村口一家门前求援。一位老者应声而出,问其缘由。陈亮恳请道:“老丈,请借一碗水,我友病倒在庙前,需服药。”老丈闻言,同情地说:“原来那位壮士是贵友,他在村口已病了数日。起初,我还送些粥食,但近日见他病势沉重,不敢再靠近。请稍候,我去取水。”
老丈转身取水归来,递与陈亮。陈亮将济公所赠之药溶于水中,喂予大汉。须臾,大汉腹中传来响动,气血得以畅通,顿感五脏六腑舒畅,霍然起身,惊喜道:“陈、雷二位贤弟,你们从何而来?”陈亮宽慰道:“郭二哥,你已好转。”
书中描述的那位人物,其实正是郭顺。他姓郭,名顺,江湖上人称小昆仑,也有夜行鬼的别名。早年,他也是玉山县三十六友中的一员。然而,后来他看透了绿林的种种,决定寻求救赎,于是拜在了东方太悦老仙翁的门下,出家成为了一名道士。自此,他便开始了云游四方的修行,希望能够赎去自己一身的罪孽。未曾想,当他来到这五里碑时,却因病痛而倒下。
身无分文的他,只能在这庙门口乞讨。前两天,还有村民给他一些食物,但随着他的病情日益加重,人们开始害怕,担心他的死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于是都避而远之。幸运的是,今天雷鸣和陈亮出现,为他治愈了疾病。
郭顺感激地向两位询问他们的来历。陈亮回答说:“我们从常山县来,是济公特派我们来救你的。他还给你写了一封信,要你按照信上的指示行事。”郭顺接过信,看过之后,心中明白了所有。他立刻向北叩头,感谢济公的救命之恩。接着,他问陈亮和雷鸣是否有足够的盘缠,因为他要去临安为济公办事。陈亮给了他一些银子,郭顺感激地说:“二位贤弟,日后我必重谢。”然后,他便告别而去。
雷鸣和陈亮继续前行,来到了曲州府。他们走进城内十字街,往北一拐,看到路西有一家酒店。两人决定进去用餐,便掀开帘子走了进去。他们发现楼上有座位,于是上楼坐下。然而,跑堂的人却告诉他们,楼上已经被本地的一个三太爷包下了,建议他们到楼下去用餐。雷鸣一听这话,顿时有些不悦,他瞪大了眼睛说:“不论哪个三太爷,我今天就要在这楼上吃饭!”跑堂的人见状,连忙解释:“大爷别生气,凡事都有个先来后到。如果您老人家先来定了座,我们自然不会再卖给别人。”陈亮见状,劝解雷鸣说:“二哥,不要这么粗鲁,我们楼下吃也是一样的。”于是,雷鸣和陈亮便下楼,在后堂找了一张桌子坐下。伙计很快过来,为他们揩抹桌案,并询问他们要点什么菜。陈亮说:“你们这里有什么特色菜,尽管上,再来两壶女贞陈绍。只要菜好吃,我们不怕花钱。”伙计答应一声,便去准备了。
不一会儿,酒菜被端了上来。陈亮一边品尝着佳肴,一边问起旁边的跑堂:“伙计,你贵姓?”跑堂的人恭敬地回答:“我姓刘,请二位大爷多多关照。”
陈亮放下筷子,好奇地问:“刘伙计,我向你打听一件事。这楼上被三太爷包下请客,这位三太爷是不是我们西安县知县的兄弟?”跑堂的人摇摇头说:“不是。”
陈亮继续猜测:“那莫非是位年高德劭、深受大家敬重的长者,因此大家尊称他为三太爷?”跑堂的人再次否认:“也不是。”
陈亮更加好奇了:“那这位三太爷究竟是何许人也,为何会有这样的称呼?”跑堂的人看了看门外,确认没有其他人后,低声对陈亮说:“二位大爷不是本地人,可能不知道详细情况。我悄悄告诉你们。”
陈亮示意他继续说。跑堂的人低声讲述了关于三太爷的一些事情。听完之后,陈亮和雷鸣两位英雄气得脸色铁青
究竟是何原因让两位英雄如此愤怒?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