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章 三首MTV(求追读)(2 / 2)华娱1993:我是歌手首页

90年代初,老百姓的娱乐手段很少,报纸、广播、电视是人们了解外界最重要的渠道。

其中,电视最受老百姓喜欢。

不仅有图像,还有声音,还能动,能不爱吗?

是以,MTV便成了歌手推广歌曲以及歌手本人,最重要的渠道之一,重要程度仅次于电台打歌。

25万的预算虽然不少,但MTV拍摄跟电影一样,贵有贵的玩法,便宜有便宜的拍法。

沈浪准备拍精品MTV,只拍三首歌,更准确了一点是拍两首歌。

《流星》和《yellow》可以共用一个场景,省着点经费,15万能拍两首,剩下的十万用来拍《夜空中最亮的星》。

选哪几首主打,不是沈浪一个人能决定的。

摇滚歌手虽然很难上电视,进电台直播间也需要审批,但92年之后,摇滚歌曲传播的路,并没有完全堵死。

摇滚歌曲的MTV有机会登上电视播放。

张憷那首《姐姐》,如今就在各大电视台MTV栏目轮番播出。

那天晚上吃饭,沈浪跟张伟宁、陈建添商量了很久,最终决定拍这三首歌。

另外几首歌的歌词有点敏感。

《我相信》开始那句‘我想飞上天和太阳肩并肩’,可能有问题。

‘太阳’这个词可不能乱用。

《东方时空》,原名《新太阳60分》,然后被打回来了,最后节目名选了《东方时空》。

《蓝莲花》也不行,那句‘幽暗的岁月’也可能成为敏感词。

同理,《追梦赤子心》、《海阔天空》、《勇敢的心》、《我的天空》、《生如夏花》都不太合适。

最安全的就是《夜空中最亮的星》、《yellow》/《流星》。

偏情歌向的歌,基本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陆导,关于《流星》和《yellow》的拍摄,我有一个想法。”

“您说。”

陆学长微微抬手。

“是这样,这两首歌其实是同一个曲子,我想去海边拍摄,一个人漫步在沙滩,时间点就卡在日出的时间。”

“拍摄开始,正好处于破晓之前,然后一镜到底,歌曲唱完,太阳正好升起。”

“最后呈现出来的画面是嘴型是正常速度,身体却是慢动作。”

话音刚落,陆学长的脑海中立刻描绘出了一幅画面。

“妙啊!”

少顷,陆学长猛地一拍手掌:“沈浪,你这个创意很棒!”

黎明破晓前,那画面象征着新的开始!

新的希望!

格局瞬间升华了。

这个黎明既可以指代个人,也能代指国家。

下一秒,陆学长的眉头又皱了起来。

一首歌的MTV只有4-5分钟,沈浪还要慢动作的效果,留给MV拍摄的时间明显更短。

如果只是单纯的卡点,画面的冲击力明显不够。

拍摄时的画面越黑,天光亮起来的那一刻,冲击力就越强。

该怎么拍?

忽然间,陆学长灵光一闪。

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