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18章 柳青之云鹰归来(1 / 2)情系集体户首页

柳青之和云鹰是1979年12月5日在海南琼海博鳌种下苞米的,1980年4月20日是农历庚申年的谷雨,历时137天。

他们把一亩地分了两块,一块是每4条垅种3垅丹玉3、1垅黄末;一块是每4条垅种3垅黄末、1垅丹玉3;中间隔了8条空垅,栽了两垅茄子、两垅羊角蜜;因为他们只带了20斤苞米种,只能种这些。

第一块地是以黄末为父本,得到的是丹玉3的母本;第二块地是以丹玉3为父本,得到的是黄末母本;两个人种一亩地,投工十分细致,别说苞米了,那茄子都长到了齐腰高,果实累累,一株秧上能结出20多个茄子,那羊角蜜也铺满了垅,吃不过来。

本来,苞米在这里120天就成熟了,柳青之仍坚持在谷雨前两天收割,既让其在秸秆上降水,又使它达到135天的生长期。

播种时,他俩是摆籽种的,丹玉3株距按每垧3万株、黄末株距按每垧4万株密植的。这一亩地共种了3500株苞米,因为天热,水气蒸发量大,他们每天都要从河里担水喷淋一次,还要授粉、拔蓼、锄草,两个人都晒得黢黑。

他们的功夫没白下,2600株母本苞米搓下了520斤种子,平均每棒收2两。这已经很不错了,因为那坡地开出的都是红砂土,太贫脊了,如果没有不断地喷淋追肥,恐怕连一两都收不到。

谷雨这一天,他们把种子运到了琼海县邮局,办了邮寄手续,便向三亚出发了。因为他们知道那种子得15天后邮到公主镇,而他们回去只需10天,不如去三亚再考察一下,那里可有著名的天涯海角。反正东北立夏到小满还有15天的播种时间,一切都赶趟。

海口在海南岛的最北部,纬度是20度,博鳌在海南岛的中东部,纬度是19度,三亚在海南岛的最南端,纬度是18度。柳青之对纬度与作物的生长关联最明白不过的了,他去三亚是想找更佳的制种地。

在三亚有两个发现让他欣喜若狂:一个是三亚有火车通海口,一个是国家农科院在那里有制种站。他拜访了制种站,得知他们在搞水稻杂交实验,便把苞米制种想法跟他们进行了交流。

站长说:“你的想法很有价值,能缩短实验周期,我们可以为你提供实验田,但是你得有省农科院的立项,因为我们只面对下一层科研机构。”

柳青之呆不住了,想马上回去申请立项,连天涯海角都不看了,直接带云鹰去了火车站。因为客流关系吧!三亚去海口的客车每天只有一趟,早晨发车,晚上回来。他俩只能明天早晨才能走。

云鹰提出了夜游天涯海角的要求,柳青之同意了。两个人便去了大东海。还真去对了,海岸上有许多卖孔明灯的孩子们,游客们买了后都去天涯海角处放飞,把那块天涯石刻映得十分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