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惊闻(1 / 2)叵测仙途首页

燕国是整个南疆最北面的国家,国祚至今已有六百余年。全国自皇室以下崇尚佛法,仅其都城云州一地便有大小佛寺九百余所。其开国君王晚年自感杀伐过重,禅位其长子后剃度于皇家寺庙崇元寺。

自此而始,萧家皇族几乎历代皆有先祖在此出家。崇元寺因此地位超然,全国其余寺庙无一可与其比肩。而其经过六百余年萧家皇族不停供奉扩建,规模之宏大更是独冠南疆。而皇家更是将其方圆数十里之内列为禁地,除了每年固定的几次开寺接受信徒香火的日子,一律禁止外人踏足。

尽管平时几乎无人叩门,但寺庙的规制自然还在。白日庙前的大门还是如同普通庙宇一般敞开,以示佛门广结善缘之意。

此时正是晌午时分,炎炎夏日之下,守门的两个小沙弥虽然限于寺规尽力站直身子,但是一阵阵睡意袭来,疲困之间身子还是不由晃动了起来。

突然寺门前山路上马蹄声如同雷鸣一般响起,转眼之间十来匹骏马一字冲到了寺院门前的广场上。虽是匆忙之间,但马上乘客个个骑术精湛。领头之人吁的一声,十余人齐刷刷地从马背上下来排成一列。

两个小沙弥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惊得一跳,睡意一下子没了。其中一人定睛一看,虽然平时少出寺门,却也认出领头之人正是朝中权贵镇远侯:“侯爷,今日怎地突然来此?”

“事情紧急,不及细说。本侯手头有份书信,有劳马上帮我呈给智能方丈。就说朝中定南王有要事相求,详情在书信中,请方丈会同诸位长老尽快决议。”镇远侯来不及擦汗,双手一抱拳,匆匆从怀中掏出一份书信递上。

“什么,静慧师弟,你带侯爷去迎客殿稍坐,我这边即刻将信呈给方丈。”小沙弥不敢怠慢一把接过书信,即刻转身往寺内快步走去。

半个时辰之后,寺内一间静室中,围坐了数位中年僧侣,正是方丈智能与寺院的几位首座。而几人之前更有一位老僧,双眼半开半闭,神色木然,却是寺中济字辈仅存的三位太上长老之一。

“方丈师兄,究竟出了何事?为何如此紧急地召唤我等,连济衍师叔都惊动了。”其中一人声音洪亮,刚一坐下就急忙问道,正是传功堂首座智真。

“方才镇远侯来寺中送上定南王亲笔书信,言道定南王在姜国被一妖人用邪道武功所伤,身中一怪异火毒。此火毒十分诡异,非但不能用真气逼出,每次运行真气的时候反而浑身剧痛。那妖人更是以此要挟,让王府以后每年送上他指定的奇珍异宝去交换压制火毒的法门。此事十分棘手,我这才惊动师叔与诸位师弟到此。”智能方丈满脸肃容地说道。

“什么,定南王可是我萧氏俗家第一高手,是什么妖人竟然能伤到他?”智真闻言不由一惊。

“何止我萧氏俗家第一高手,定南王去年来寺中的时候我与他切磋了一番,我萧家的家传武学碎玉劲他已练到了第三品。就是在我等之中,达到这个境界的也只有寥寥数人。碎玉劲练到了第三品之后,先天真气已可随心所动。纵使我等两三人一起出手,要败他不难。但要重伤到他,即便是练成第二品的济衍师叔出手都未必有十成把握!”旁边一人闻言亦是倒吸一口凉气,却是戒律堂首座智音。

“若不是如此,我又何必如此心焦。这妖人所修炼的必不是普通的邪功。如要活捉他逼其给定南王解毒,恐怕需要师叔带领我等数人一起出动方有把握。可万一有个差池,我等也被其所伤,我萧氏一族岂不是实力大损?”智能方丈叹了一口气后说道。

“但定南王又不能不救。自当今皇上登基以来,定南王总领朝廷军务。这十余年来更是一直在西南边境坐镇,才压得楚国不敢妄动。据说楚国当今君主颇有才略,数年来国内又是风调雨顺,其厉兵秣马,颇有北上之意。如让其知晓定南王有恙,恐怕边境立时便起风波。”智能方丈接着说道。

“方丈师兄,你莫不是忘了那人?寺中将碎玉劲练到第二品的可不止济衍与济静师叔两人。”一位眉目清秀的僧人说道,却是禅心堂首座智胜。

众人一听,不由同时想起了寺中闭门苦修,从不外出的那位青年以及十年前燕国朝堂上的那场巨变。

其时燕国新君登基不过数年,军务由定南王主理,而朝中政事多依仗相国柳氏一族,可称君王的左膀右臂。而当朝皇后正是相国嫡女,膝下有一子,正是皇长子萧祐靖。君王因此对柳氏一族更是倚重,平日里多有恩宠。

怎料柳氏一族野心勃勃,竟欲篡位取而代之,谋划在春猎时行刺君王。幸而御林军统领童战率兵血战不退,终保得君王安全抵达行宫。其后更是冒险杀出重围,召集都城附近军队勤王,平定了这次叛乱。

此役之后,柳氏一族谋反的核心几人自知大势已去,在被捕获之前一齐服毒自尽,而柳氏一族更是被连根拔起。君王下令族中嫡系一脉年满十六者尽数斩首,妇人与幼子一律充作官奴。而旁系亦被发配边疆开荒,永世不得返回京都。

君王本欲留皇后一命,怎料皇后在听闻族中噩耗之后,于君王返回京都之前便吞金自尽。君王因此大怒,不顾皇后已然离世,仍下旨训斥皇后此举不顾皇家颜面,更将皇长子萧祐靖贬为庶人。

后定南王知晓此事,连夜入宫劝诫君王皇长子年幼无辜,本身无错且又是君王血脉,不应遭此横祸,请求从轻发落。

君王因此改变圣意,保留萧祐靖皇族身份,但逐出帝王嫡系一脉,改名萧靖,自此不再是帝王亲子。更令其前往崇元寺居住,无令不得回京。

其时萧靖方才八岁,方丈怜其年幼孤苦,又是萧家血脉,将其安置在寺中一处别院。更特许先皇后一贴身女官随同住在院中照料其饮食起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