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三章 京营戎政督办处(2 / 2)朕就是万历帝首页

“郑洛郑禹秀,嘉靖三十五年进士,授登州推官,查纠过多起冤案,弹压过几次海贼扰境。三十九年入朝为御史,巡察辽东等地,指出积弊,纠偏查漏,得兵部杨公赞誉。

四十一年,奉旨查鄢懋卿、万寀、万虞龙等贪污盐课案,查证严世蕃为幕后主谋,皇上下诏,斩鄢懋卿、万寀、万虞龙等。”

李春芳娓娓道来。

高拱默然无语,这份履历说得过去,无可指摘。

“司务厅都事萧大亨又是什么来历?”高拱继续问道。

李春芳答道:“萧大亨萧夏卿,四十一年进士,授山西榆次县令。榆次连年灾荒,民众饥寒,流离失所。

萧夏卿张榜招抚流民,聚集乡兵清剿寇贼,绥靖地方。胡宗宪巡视山西镇时得知其才,颇为赏识,举荐为司务厅都事。”

“军械厅都事胡如恭又是何人?”

“胡如恭胡盛才,嘉靖三十七年进士,宁波推官。胡汝贞在东南剿倭,大兴火器,胡盛才负责督造,不到一年督造出鸟铳万余枝,大小火铳四百门,弹药无数,因功被赐工部主事衔。”

各个都是人才啊!

一位勇于任事,一位能断任繁,一位擅造军械,世子党人才济济啊。

高拱继续问道:“徐渭徐文长,怎么被安排去参事房任参事?干什么的,机要文字吗?”

“参事房承上官之命,掌拟订及审议条律章程和命令事宜。”

“说那么多,还不就是机要文字。”高拱撇撇嘴,对边事侦查科没有放在心上。

这种刺探情报的机构,文官们天然地排斥,但是又知道这是上位者的手段,干脆视而不见。

“老赵呢?赵大洲还在统筹局?”

“是的,大洲先生领户部左侍郎衔,主持捐输赈济统筹局事宜。”

“难怪不设粮台,有大洲先生和统筹局,还怕没有粮饷。”高拱阴阳怪气地说道。

海瑞上《治安疏》惹恼了嘉靖帝,直接被打入诏狱。

群臣惶然不安,生怕又要兴起大狱,也就没人再愿意去提什么统筹局。

这让高拱等正直之臣十分恼怒!

一点点挫折就让你们退缩了,读书人的骨气呢!

刚才一直不出声的徐阶开口道:“高新郑,这是皇上发的圣谕,我们做臣子的,遵行便是。且这些官职人名,都是皇上拟定的,你妄加议论,多加指摘,这不是内阁咨政备询之责。

就算要行封驳之权,那也是六科给事中和都察院的事。”

徐阶在敲打高拱。

现在的内阁,听着位高权重,可实际上就是皇上在外朝的秘书班子,要摆正位置。

高拱听着徐阶的话,心里的怒火腾腾地往上冒,但一时半会不好发作。

李春芳看在眼里,心里暗叹。

世子殿下建议把高拱补入内阁,用意深远。

他跟徐阶的性子,一个是霹雳火,一个温吞水,早晚水火不容。

徐阶资历深,声望高,六部和都察院里人脉广,能把朝局平衡得四平八稳。

高拱有才干,有冲劲,做事风风火火。

更关键他是裕王老师,当了九年的老师。裕王一旦即位,高拱就会一飞冲天。

徐阶再如何也不敢往死里得罪高拱。

于是两人就这么拧巴地周旋着,朝局反而平衡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