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六章 河湟是解决西夏的关键(1 / 2)大宋龙廷首页

又到了大朝,中间竟然没有一个大臣上奏,看来自己的计谋得逞了。

据听说,好像是在朝议的时候,出现了很多意见。

但是最多的一个,还是辽人,只有扳倒这座大山,大宋才有机会。

说起来,这些大臣,只有让他们内部咬起来,才没有时间管闲事。

其实京中大臣有几个傻,真正想在历史上以死搏名的没几个。

谁不想把屁股下的位置往前挪挪,没有官家的认可,哪有可能。

当然,还有一些大臣是怕了,童贯出手了。

因为恭贺皇子,很多大臣进献的礼品被查了。

特别是皇城司,竟然直接把那些礼物放在了报纸上。

就像一个公示板,什么礼物,大概值多少钱,明明白白。

这一下好了,大部分礼物都被挖出了来历。

正常采买的还好,无外乎就是银钱,牵扯不到其他事情。

但是有些官员,礼物来历不明,巧取豪夺,欺压百姓的事情一下子就暴露了。

京城,有数十官员被查,免职、抄家、下狱。

仅仅抄出的银子就有百万贯,厢军的军饷这下有着落了。

童贯可比历史上好多了,他现在对这些金银完全不在意。

心心眼眼想的是怎么协助前线把事情做好,那个国公位置很有诱惑。

别看朝堂上那些重臣很多都是国公,看起来不值钱。

但是对于他们这些宦官,国公的位置太难拿了。

其实就算是前廷,也只有十几个重臣能在死前能拿到国公的位置。

京城一动手,其他的官员马上警醒了很多,官家这几年,手很黑,还真不能乱来。

上次被赵佣敲打以后,这段时间老实了很多。

除开全心全意搞情报之外,还开始对朝堂上一些官员进行仔细核查。

童贯现在学精明了,不自己动手了,有些证据直接交给了北司或者皇城司。

谍司、北司原本就有这样的职责,可童贯在这一块做得不好。

所以,才又成立了一个舆情司,很多人不知道舆情司是干什么的,但是童贯知道,马上感觉到了危机。

这就是竞争的好处,原先皇城司一家独大,牛的不行。

现在谍司、舆情司一成立,朝堂中几乎没有秘密了。

赵佣也是无奈之下才搞的这一套,有些人非常不守规矩。

看到很多大臣装聋作哑,赵佣也不管了,直接说正事。

王厚和王瞻联合上了奏本,请求进军河湟。

这又是一招对西夏釜底抽薪的高招,拿下河湟,西夏的另一边屏障也没了。

河湟再往西,是回鹘、黑汗各部,已经明确表示臣服大宋。

“这第一件事,你们都来讨论一下,王瞻将军的上奏,有没有可行性。”

赵佣可是知道,河湟一直都是囊中之物,只是没有这么多兵力而已。

“回禀官家,臣以为,辽人尚在谈判,西夏也没有完全平息,不宜再起争端。”

确实,说起来,历史时空中就是如此,一直到了10年后,才拿下河湟。

打仗不但要兵,还要钱,很多很多钱。

兵刃要钱,军需要钱,衣食住行都要钱,没钱不行。

“臣附议,一旦河湟开战,如果西夏反复,后果不堪设想。”

“回禀官家,臣有个想法,可否拖延两年,再进河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