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章切韵(1 / 2)知否:曹家麒麟子首页

离开蒙学堂之前,曹侑和小伙伴们告别。曹伽有些不舍,虽说离得很近,但毕竟隔着学堂,也不能经常一起玩了。顾小二此时还是有些傲娇的,因为年纪尚小,就算能感觉出父亲不怎么喜欢他,此时也不会多想,而且他是侯府嫡子,一众小伙伴中也是尊贵的,自然也傲气,只是升去学林堂而已,等他用心学些时日,定也能迎头赶上!

……

进学林堂第一日,坐馆的覃夫子单独给曹侑讲大学。学林堂与蒙学不同,进来的学生时间许多是错开的,学习进度也不一样,因此教学的时候会分开教。《大学》和《中庸》其实是礼记中的文章,因为学术大家程颢、程颐的竭力尊崇,逐渐成为求学者的入门书籍,和《论语》、《孟子》并称四书。

《大学》即大人之学,提纲契领地总结了“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文章虽短,但内容发人深省,是这时代文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以及实现这些的方法,内在核心和《论语》一样,都是阐述“内圣外王”,毕竟它是孔子的弟子曾参所做。

曹侑先跟着覃夫子读了几遍《大学》,随后覃夫子给出每段的注释,有大儒二程的注解,也有其他大儒的补充,不过此时没有朱爬灰的注解,且不说他还没出生,即便他同时代竞技,此时大家道德标准比较高,他只会格格不入而已。

这时候的学术风气和北宋类似,是自秦汉以来学术最为昌盛的时代,百家齐鸣,知名大儒都在追求自己的道,甚至敢质疑先贤言论是否正确,这是后面固化思想的时代,不敢想象的。

曹侑作为一个初学者,暂时还体会不到,但对于从现代穿过来的他来说,这么一个包容的时代,也是他的幸运。

就这样,覃夫子在给《大学》划分章节并给出注释后,见曹侑也记下了笔记,就让他自己读着了。这时的教学就是这么简单粗暴,讲究的是读书百遍其意自现,要有自己的理解,更何况覃夫子都解读了一遍并让他做好笔记了,已经算是负责的了。

《大学》只有1747个字,以后朱爬灰写的《大学章句》也只有2400字左右,划分了章节并给出注释,多出来的七百字,也只是给关键处注解,可见没有一定的功底,还是相当难读懂的。

曹侑虽然有外挂,可以过目不忘,但毕竟也只是认真读了三个多月,还是需要靠阅读量来提升,白话文的注释他自然能懂,可这古文注释,就有点超纲了——之前他读蒙学书籍主要是识字和增长见识,学习的过程总是伴随着困惑时的痛苦和矛塞洞开时的快乐。

下午放学回家,见到游学回来的大哥,曹侑惊讶道:“大哥何时回来的?”

曹倾笑道:“中午刚回来,听母亲说你最近长进很多,还帮了大姐姐,这可是我们家心心念念10多年的好事啊!”说着勾过曹侑,小声说:“官家最近都宿在坤宁殿,母亲说,好事可能将近了,现下只是大姐姐毕竟岁数不小了,有些担心啊!”

曹侑皱眉道:“总归是好事,官家孩子众多,产婆经验应是丰富的,现下问问大姐姐银钱缺不缺,厚赏些女官婢女还有太医,让她们尽心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