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章 要不跟我回报社吧(1 / 2)重回1980:摄影大师首页

到了场部,他才知道,这次的记者可不是后世的那种普通记者。

这个年代,省报是地位相当重要的,执掌一省一地的宣传任务,是政府的核心部门。

记者自然也是地位尊崇,甚至都不需要自己写稿子。

各个单位都有自己的笔杆子,记者只需要四处约稿,每天的工作靠审稿就饱和了。形式上,更像后世的编辑。

林飞领着记者去了场长办公室,不过屋里并没有人。

老高也得参加春耕劳动,而且是重体力的二号位,专门看料斗的。负责站在耕机后面,看管种子料斗和肥料料斗的运作情况。

一袋子大豆种八十斤,一袋肥料一百斤,老高要不停地搬运和填料。

林飞给记者到了茶水,自己去田间接替老高。

到了地头,上午的工作时间刚好结束。同志们正在喝水吃饭,做短暂的午间休息。

高场长刚用湿毛巾擦了脸,坐在耙架子上吃土豆丝卷饼,看见林飞来了,赶忙问通讯员的事儿。

“没问题的,你也不看看我是谁带出来的兵。咱们274的人才,到哪儿不是横着走,让我回来等消息。”

“那你这是赶着回来春耕的?没想到你小子还行,觉悟有提高。”

“我刚从市里回来,给您接回来个大宝贝,省报的采编记者到了,正在您办公室等着呢,我是给您送信儿的。”

能不能重回六师,穿上他最爱的军装,可就看这次的宣传效果了。

“那咱赶快回去,可不能给人晾着,多不礼貌啊。”

林飞找了一圈小赵,跑过去给人送了一包五香花生米,然后才跑步返回。把四组的大姐们乐得,纷纷夸小伙子有眼色。

大家吃的都是蛋花汤配卷饼,顶多女同志这边有点自制的咸菜条,林飞这包花生米,算是顶好的配菜了。

这时代还没有舔狗的称呼,大家谈恋爱都比较真诚,大姐们的调笑,更多的是一种祝福。

回到场部,老高表现得极为热情,让人家记者都有点受宠若惊。

“鄙姓崔,在日报就职农业板块的编辑。这次来咱们牡丹江,主要是做春耕大会战的采风工作。原本摄影的事儿,都是我自己来拍摄的,但是术业有专攻,看到林飞同志的作品后,我深感还得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再说,报道先进集体的事儿,也容不得丝毫马虎。所以我想提出一个不情之请,看看能不能跟贵部协商一下,借调林飞同志半个月,帮我完成这次的大型报道。”

纯借调肯定不行,一个萝卜一个坑,每个人都是有工作任务的。

“对组织上的工作,我们274肯定是支持的。不过现在春耕很紧张,人手不足,一个人都当三个用。要是林飞走了,他的工作就没人干了。而且林飞还是拖拉机手,是不可替代的技术岗位。”

漫天要价,落地还钱。

崔记者当然也懂老高的意思,“我也非常理解贵部的难处,一方面呢我可以做一些经济上的补偿,咱们不是改革开放了么,一切以建设经济为中心,施行市场化改革。林飞我不白用,出一百块的经费,你们可以到附近村屯雇两个人。另一方面呢,我可以用咱们274来当宣传典型,在报道中多突出咱们的典型人物。”

利益交换,懂的都懂。

老高伸出大手,算是接受了这个价码。

“走,去食堂吃饭,算是给你接风。”回头对林飞招呼,“你也一起吧,从现在开始,你就是崔老师的手下了。”

场部食堂一共还剩下两位师傅,其余的也都上地干活了。

烙了一上午的饼,哥俩差点没把自己熏熟了。看见老高领着人进来,一点要重新起火的心思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