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5章城墙不是问题(1 / 2)梦斗康麻子首页

我虽然送出了两根老山参,但是并没有指望这两根人参能够把这个尚之信补的神经衰弱。

我这只是有点闲的慌,想试试这段时间看医书得到的知识是否真的灵验。

不管这个尚之信信会怎么样?身体会不会垮?广州城最终的结局最终还是要落到枪杆子上说话。

没有足够的军事实力,就算把好处放在你面前了你也抓不住,抓住了你也拿不稳。

不过后来的事实证明,中医中药还真是博大精深,我提供的那两根老山参,确实把那个尚之信补的流了鼻血,还让他肝火上升,就像吃了兴奋剂一样,干出了很多不理智的事情。

这个吃补药吃多了的平南王,最终还是帮我们顺利占领广州城,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凭良心说,这个尚之信清醒之后的各项指挥,可以说基本没犯什么错误。

而且客观的讲,这个尚志信的军事才能要比我强多了。

我的指挥能力如果是十的话,这个尚志信至少得有五六十。

但是他在兵力占优的情况下,却被我打的狼狈不堪,主要是吃亏在了装备上。

在指挥方面,他实际上面对的是一群于家军的军官和老兵,我根本就没有进行过真正的战场指挥。

我起的作用实际上就是给大家尽量的提高装备水平,提供尽量完善的后勤保障,还有就是纯粹的纸上谈兵了。

不过我很有自知之明,不会太掺和战场指挥,手下的军官也非常明白我的水平,对我下达的命令肯定会去执行的,但是只要达到目的,具体的方法就他们灵活掌握了,不会非去执行我那些想当然的命令。

而且我手下的兵数量虽然少,但是兵员素质高,战斗力强,各级军官的主观能动性都非常高,而且经验丰富。

在战场上,他们总是能够恰到好处的发挥出我们的火力优势,抵消掉敌人的数量优势。

如果没有这些一线的优秀指挥官,我带领的这支队伍早就灰溜溜的被人打跑了。

毕竟我们的装备虽然要比清军用的好的多,但是也没有形成代差。

都是前装的火药枪,虽然我们这边已经不用火绳,用火石进行激发,但是双方武器的杀伤力和准确度相差并不大。

要不是靠着架在独轮车上的那些大厚木板子,双方用火枪进行对射的时候,怎么着也能打出1比2,1比3的交换比来。

杀敌一万,少说我们这得损失上两三千。

俗话说的好,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尚之信这点还是做的不错的,至少他知道自己手下的士兵战斗力如何。

但是第二条他做的非常的不好,他根本没有搞清楚我们这支队伍的武器装备的各种技术指标,更是低估了我军的综合实力。

特别是火炮方面,他把我们的火炮的各项指标和清军这边使用的火炮进行对比。实际上是严重的低估了。

就从火炮的发射速度上讲,我设计的炮车可以提前装填,然后拖到炮位上,直接开火。

这种玩法目前好像只有我们这支部队使用。

第一次见到这么玩的,都会大惊失色,吃上一大亏。

尚之信就被这种快速展开的炮车打了个措手不及,差点被砸死。

如果碰上个不懂火炮的,看见一队火炮拖到眼前,炮口对着自己,赶紧就得跑了。

这个尚之信,却是对火炮非常熟悉的一名军事指挥官,当看到火炮拖到城楼之下,瞄准自己的时候,竟然一点儿也不慌张。

因为他知道火炮运输到位置之后,还要做很多的准备才能开火。炮位旁边连火盆都没有准备好,是没办法点火发射的。

自己带了一群手下,在城楼里面神情自若的观察敌军,不能在众人面前显得自己胆怯。

而且他认为,就这种小火炮,就算是炮弹打上了城楼,杀伤力也很小。

为了显示自己的临危不惧,大无畏的精神。怎么着也得等到周围的手下哆嗦了。苦苦哀求自己,然后才下城楼,才能显出自己比手下厉害。

但是最后他玩脱了,我们的火炮用不着准备火盆,直接就用火石激发点火。

特别是第一炮,已经提前的装填完毕,火炮拉到预定位置瞄准之后,直接就点火发射。

而且火炮的威力一点都不小,虽然发射的是实心弹,但是炮口初速很高。

在距离很近的时候,炮弹砸在建筑物上,就相当于破拆锤拆房子,而且是几十个大锤子,一块儿砸在了城楼上。

本来想着搞个形象工程,要直面火热的炮口,慷慨激昂的藐视敌人一番。

结果火炮一响,连自己带手下,全被埋在了城楼的废墟里。

所以,人千万不要装,特别是在战场上,怂一点儿无所谓,别人笑话,那是别人的事情,命是自己的。

该怂的时候一定要怂,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可以装一下。

千万不要为了逞英雄去冒险,历史上这种跑到前线装英雄的英雄最后变成英烈的相当多。

时间近点的,比如抗日战争时的日军“军神”饭冢国五郎,就是在让记者拍照的时候,被国军的哨兵发现,远远的给了一枪。

你说当时他都联队长了,手下有好几千人,非要跑到一线阵地上去得瑟,当然也算死得其所,好歹被日本人追授了一个少将。

再往远点说,元朝的那个叫蒙哥的可汗,跑到钓鱼城下去督战,你鼓舞士气,可以用很多种方法。

结果他跑到钓鱼城的城下,在宋人的八牛弩的射程内窜来跳去。

然后被城墙上的弩一箭给射死了,成为了历史上少有的几个被射死的皇帝。

导致蒙古这场灭宋战争的全面瓦解,让欧、亚、非等很多国家暂时逃脱了蒙古大军的魔掌,为忽必烈执掌蒙古提供了一个机会,可以说是改变欧亚历史的一箭。

尚可喜被火炮轰了一把,重伤昏迷,结果失去指挥的满清部队,被我们这只小部队敲诈勒索,广州省损失了大量的金银和工匠,甚至连城内的娱乐也都受到了重创。

后来简单的统计了一下,城里那些后台不够硬的青楼,画坊,基本超过一半的从业人员都被打包送出了城。

万幸的是,城里负责收集美女的官员们没有敢对着普通人家的姑娘下手。

因为他们知道,抢来的姑娘,自己享用还可以,要是当成礼物送到我们的手里,可能就哭哭啼啼的惹我们不高兴了。

甚至碰上两个刚烈的,和我们的军官玩个同归于尽,就算没有同归于尽,把人弄伤了,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

所以,这群比较有职业道德的,善于应付男人的职业女性,就得到了一个强制从良的机会。

甚至连给敌军供应粮草,这种奇葩的事情,在尚志信昏迷的这段时间都发生了。

虽然说尚志信清醒之后把这些奇葩的事情停止了,但是他手下人干的这些事情,对整个广州城的士气影响其实是相当大的。

当然,短时间之内,这种士气低迷的情况,表现的并不那么明显。

尚志信在很快的时间里面就用银子,把手下的部队重新振作了起来。

然后就是对我们的一顿组合拳,再然后尚之信这名经验丰富的拳手就躲到了墙角委屈的哭了。

现在广州城里的中层和高层,开始流传一种说法,如果这个尚志信再多昏迷几天,城外的部队拿到了讲好数量的银子,很有可能已经撤兵了。

认真说起来这种猜想也不能说不对,开始我真的还没有攻占广州城的想法。

当我知道把尚志信给打昏迷了,所以趁机狮子大开口,要广州城提供大量的白银,甚至还让他们提供工匠。

其实就是为了短时间内大量的攫取好处,然后麻溜的赶紧跑掉。

广州城确实的相当的富裕,城里的现银估计要比我们捞到的多好几倍,但问题是我们自己去搜刮的话,可就费劲了。

硕大的广州城,我们这一万人去搜查,那是不可能搜出多少东西的。

光是让我们这些人把广州城走一遍,都不是短时间之内能完成的。

与其冒着风险,还要用很多人打入广州城内去搜刮,还不如让清军搜刮了,给我们送过来方便。

这样一来,恶人全让清军做了,捞好处的却是我们。而且我们还不用动手,呆在城外还安全的多。

不过醒来的尚之信,直接毁约了,不但不把剩下的银子交出来,还纠集了一群人和我们PK了一番。

可惜不但没把我们打跑,还把我的老丈人给逗来了,本来只要面对一万人,现在要面对小三万人了。

真不知道这个尚之信会不会后悔?他会不会设想,当初那七十万两白银,如果干干脆脆的送到我的军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