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7章 爆破(1 / 2)梦斗康麻子首页

而且现在我们也是有骑兵的,虽然大家的骑术没有达到蒙古骑兵的水平。

但是大家聚集在一起,排成整齐的队列之后,至少可以吓唬其他的骑兵部队。

毕竟十匹战马排上一排端起长枪整齐的冲过去,还是有点吓人的。

少量的骑兵应该不敢骚扰我们了,这样至少可以保证我们的行军速度。

做好出击准备,同时,让留守在岸边的那些团练士兵也做好相关的防御准备。

给他们留下了七八门的弗朗机火炮,同时让,水师的中小战船,尽量靠近河岸,做好用火炮掩护岸上部队的准备。

如果,我们主动去攻击广州城的时候,有聪明的指挥官趁机袭击我们的岸边营地。

那么我们的团练士兵就要依托这道沙袋墙,进行抵抗。

如果实在扛不住,那么就所有东西都不要了,直接下河游到船上去。

反正我们的这种竹子做的铠甲,相当于一件救生衣。

就算不会水的人,只要穿上我们的竹筐似的铠甲跳到水里,就不会让你的脑袋沉下去。

更何况我们都是南方人,从小生活在水网纵横的环境里,没有哪个不会水的。

真要碰到这种聪明的清军指挥官,我们会承受一定的损失,但是,掉过头来,我们就可以把集中在岸边营地的清军收拾干净。

再次给清军一个教训,让尚之信以为我们是玩欲擒故纵,玩回马枪,这样我们后面的行动就会让尚之信多想。

他总得怀疑我们是不是又在玩什么阴谋诡计?不敢派大量的人马去包围我们。

这样一来,我们这次人数少,但是战斗力超强的部队就可以灵活机动非常迅速的甩开清军。

然后怎么跑就随意了?

做好准备之后,我就安排那几个幕僚和于花海,直接上船,那几个幕僚年老体弱,跟我们大军行动容易变成拖累。

而我的老婆,那可是于将军的心头肉,不能让我的老丈人事后追着我打。

我可以冒风险,但是不能让于花海冒风险。

我进行了多次的大脑模拟,觉得还是在岸上,行军风险更大一些。

因为缩短了上船的时间,这样就给水师的战船,留出了更多的机动时间。

我们的战船顺风顺水的情况下,船速是很快的,提前几个小时出发?

我们的战船少说能够多走四五十公里,这样就可以在珠江口附近和敌人遭遇。

入海口附近的江面是很宽的,我们的战舰相对来说腾转能挪的空间就更大,水战我们打赢的概率就更高。

就算是不想打了,靠近出海口的地区也方便撤退。

我们这些海船一进入大海,就要比那些平底的江船战斗力更强。

但是如果船队出发的时间晚上那么几个小时?和敌军遭遇的地点就更加不利于我军。

在狭窄的江面上作战的时候我们这些身高马大,吃水更深的海船就会非常的吃亏。

让于花海上船,也算是上个保险,一是防止我俩被一勺烩了,二是船队里有我老婆,这些船长脱险后找我的时候会积极一点。

无论从广州杀回雷州半岛,还是从广州杀到福建去,都不如我杀回深圳湾,从深圳湾上船跑掉更痛快。

虽然我已经和舰队的指挥官约好了几个会合的上船地点。

但是按照现在的通信状况,人家去没去你也不知道,你杀到了岸边,人家的船队没到,你一点办法都没有。

有了玉海花,这个于将军的大女儿在船队上坐镇,这些船长们就不会阳奉阴违,不敢轻易的放我的鸽子。

可是我刚跟于花海说完,我的这个比我高将近一头的老婆,一下子就跪到我的面前,抱着我的一条大腿。

“夫君呐!不要让我离开你呀!没有你,我可怎么活呀?我要与夫君不离不弃,同生共死,生则同寝,死则同穴,……”

我老婆这带着唱腔的一顿叫唤,直接把我身边的几名军官看的目瞪口呆。

我的那四个老幕僚经验比较丰富,可能场面见的比较多,赶紧转过脸去避免尴尬。

而我越听越觉得于华海的这套词非常像豫剧里的唱词。

画试图挣脱被他抱住的那条腿,但是没有成功。

然后就向如花和翠花求助,这两个没良心的,直接向我摊手表示无能为力。

我用手指了指两名军官,是我的岳父派来的那些亲卫的头目,“赶快带夫人上船。”

这两个张个嘴看戏的军官被我的手指头点醒了,赶紧关上嘴巴,过来搀他们的小姐。

结果还没等这个两人靠近,于花海就一把把刀拔了出来。

他倒是没有用刀指向其他人,而是把刀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

“我要与我的夫君同生共死,如果谁敢阻拦我就先死在这里。”

于花海正好背对着我,本来想给他来个夺刀,但是身高,体重,力量,我都不是我老婆的对手。就算从背后也很难把刀夺下来。

然后想学着电影里的招数给他,在脖子上来一下,把他打蒙算了。

但是计算了一下高度和角度,实在没办法保证把她敲晕的同时,还能让刀不伤到她的脖子。

毕竟高度差有点悬殊,我必须跳起来用力,才有可能用手掌切中她的动脉血管。

而且她还穿着铠甲,大约只有五公分宽的一道缝是可以用手掌切进去的。这难度有点大。

最后我看看那两名张开着两只手,表情很无奈的军官,只得放弃了我的计划。

“行了行了,别闹了,把刀放下吧!不让你上船了,待会儿和骑兵一块出发。”

我突然想起来,我们前些日子从广州城里敲诈来的那些银两当中,有一部分是用丝绸顶替的。

而这些都整箱整箱的丝绸锦缎因为占的体积比较大,所以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完全上船。

现在留在岸上的战马也就是300多匹,如果在行动过程当中损失一匹,那就少一匹,在我逃命的过程当中,就少一匹战马。

所以还要想尽办法给咱的战马增加点防护。

我的灵光一闪,叫住了正准备离开帐篷去做准备的于花海。

“花海停一下,你见过马铠没有?就是给战马用的那种铠甲。”

我的这个老婆愣了一下,“当然见过了,我父亲的收藏着好几套,要用牛皮做的,还有用犀牛皮,大象皮做的。”

“咱们现在没有牛皮,更没有大象皮,只有丝绸,你们几个想办法就用手头的这些丝绸给马增加一点防护。”

“丝绸锦缎随便用,两层不行就三四层,注意裹的别太严实了,把马给热死了。”

于是一群骑兵开始在装丝绸的箱子里翻箱倒柜,寻找厚重,纺织的密度高的丝绸产品给他们的战马增加防护。

这些一匹好几两银子甚至十几两银子的昂贵的丝绸产品,被这群粗鲁的骑兵直接整匹整匹的拿走。

然后折叠上三五层,搭在自己战马的后背上,脖子上,屁股上。然后粗针大线的进行一下固定。

骑兵们选择丝绸的时候不看颜色,只看绸子的厚度和致密程度,所以每一匹战马身上披的绸布都是五颜六色的。

我这几句话直接创造了一个新的兵种,其实也不算是新兵种,也就算是重骑兵。

但是这种重骑兵的战马身上穿的铠甲是丝绸制成的,而且还颜色艳丽,花里胡哨。

当我们的骑兵数量越来越多,成为清军不可忽视的一股作战力量的时候。

五彩重骑兵的绰号逐渐的在大江南北传开。

我们用丝绸给战马做铠甲,确实是非常的昂贵,但是却有特殊的好处。

好几层的丝绸叠在一起,防护力甚至超过了一般的牛皮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