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002回 官家亲至(1 / 2)宋纛首页

天清寺,位于开封东南隅,其内有一台,名曰吹台,相传为春秋时大乐师师旷吹乐之台。

汉梁孝王时,曾在此修建梁园,岁月如梭,昔日梁园不复存在,后有繁姓后人居于此处,又号繁台。

时周太祖承御,以此台为讲武台,广顺三年十二月,太祖身有恙,下诏于此处兴建寺院,乞愿神明佑周。

显德二年,寺院落成之日,恰逢皇帝郭荣诞辰天清节,应有司所请,遂以为名。

天清寺山道之上,前来拜香还愿之人络绎不绝,作为一座以皇帝生辰命名的寺院,这是它应有的荣誉,尽管当今官家曾效仿三武行事,然此间不值一提。

山道下,一辆马车自官道行驶而来,三五名小厮左右拱卫,山脚下的行人无不驻足观望。

无他,这辆马车的装饰格外平常,相比较旁边两侧停着的马车显得格格不入,天清寺乃是皇家寺院,怎么会有庶民前来?

虽然,当今皇帝并没有下诏禁止庶民前来拜香还愿。

“哦,原来是赵府的人?”

也不知是谁说了这么一句,众人疑惑顿时而解,怪不得有胆量前来天清寺,原来也是达官贵人。

众人没有纠结是哪个赵府,此时大梁城中,姓赵的,且和天清寺有关系的,总共就那么一家。

天水县男赵弘殷,去年病逝于征讨伪唐途中,皇帝特别下令,让其子赵匡胤将父亲灵柩葬于天清寺外西侧,以示恩宠。

半年多来,赵氏兄弟于此处轮流守孝,每隔几日府上便有人来送衣物吃食,知道了,也便不足为奇。

马车径直从山道前而过,走了没有多久,停在西侧小路旁边,小厮纷纷下马,车中钻出一名约十二三岁的少年,头上扎着两个总角,秀气动人。

少年也没有借助小厮递过来的马扎,扑通一下跳下马车,抬头望着四周,还是外面好,府里都快憋死个人。

“留哥,莫要毛毛躁躁。”

马车中传出一道责怪之声,言语中虽然带着怒气,却丝毫又听不出来,反而是满满宠溺之声。

“知道了,二叔。”

名叫留哥的少年,嘴角扯出一抹笑意,眨眼看着从马车出来的青年,脑海中顿时出现飙车的画面。

留哥是他的乳名,至于真正的名字,暂时还没有。

不过,在一千多年后的后世,有人习惯称他赵德秀,乃是三年后大宋宋太祖赵匡胤嫡长子,早夭,无后。

赵德秀这个名字,还是拜他二叔不争气的后辈,昏德公赵佶所赐,更赐了一个滕王爵位。

我谢谢你哦。。。

赵匡义走到自家子侄跟前,出声吩咐人将车上的东西搬下,伸手牵起赵德秀,一行人上山而去。

说是山,其实并不算高,而且赵弘殷埋葬之处只是在半山腰,其坟墓东侧再往上走便是吹台,与寺院隔着一堵墙。

赵德秀叔侄俩走在最前面,不多时便看见了此行的目的地,一座草屋小院映入眼帘。

“二叔,爹昨日不是刚换下你,您怎么今天又要来。”赵德秀抬头望向赵匡义,忍不住问道。

赵匡义闻言只是摇头,并没有回答自家侄儿的问话,在他想来,等一下见到大哥后赵德秀必然明白。

然而,正在叔侄二人临近草屋之际,眼前的一幕让叔侄两人怔住,一时不明所以。

“二叔,这是?”

赵德秀心中吃惊,草屋小院有三四人正在盘腿而坐,更有七八人在草屋周围扶刀站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