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疾风劲草之二(1 / 2)北平绅士首页

城里的贝勒府内,华灯初上,府上的夜色被一盏盏宫灯点缀得如梦似幻。老管家带着丫鬟春杏,手里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药汤,急匆匆地穿过月亮门,朝着林小姐的闺房而去。春杏的脸上带着几分焦虑,而老管家则是一脸的沉稳与关切。

“春杏,走快些,小姐的药可不能凉了。”老管家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春杏紧随其后,两人的脚步声在静谧的府中回响。

穿过一道道回廊,他们终于来到了林小姐的闺房前。春杏轻轻敲了敲门,“小姐,是我,春杏,来给您送药了。”

房内传来林小姐微弱的声音,“进来吧。”春杏轻轻推开门,只见林小姐靠在床边,一双明亮的眼睛此刻显得有些黯然。

“小姐,您的不好好躺着,起来做甚?”春杏一边将药汤递给林小姐,一边有点担心。

林小姐微微一笑,接过药汤,“魏大夫一西医,却用开着汤药的方子,下午时候留着的眼贴,也好像咱的膏药。还真是捉摸不透了。”

管家在一旁,目光温和地注视着这一幕。林小姐接过药汤,轻轻吹了吹,准备服用。老管家见状,便开始讲述魏大夫的故事,以此来分散林小姐对于药汤苦涩的注意力。

“小姐,您知道魏大夫为何名声在外吗?”老管家的声音平静而有力,带着一丝讲故事的口吻。

林小姐抬起头,眼中闪过好奇的光芒,“愿闻其详,管家。”

老管家点了点头,开始娓娓道来:“去年年末,在南方的一次军营哗变中,贝勒爷的副官在镇压过程中不幸眼睛受伤。情况危急,但幸运的是,他们遇到了魏大夫。当时,魏大夫正在南京,他不仅医术高超,而且胆大心细。”

春杏听得入了神,不禁插嘴道:“那魏大夫是如何治疗副官的眼睛的呢?”

老管家微微一笑,继续讲述:“魏大夫使用了他独特的治疗方法,据说是一种混合着老法子和西洋的办法。听说西洋的器械很神器,不过更神的还得是魏大夫那双手;过了两个时辰,原本几乎没得救的副官保住了眼睛。然后配以中药进行调理。不出一月,副官的视力便渐渐恢复了。”

林小姐听后,眼中露出敬佩之情,“魏大夫真是妙手回春,他的医术果然名不虚传。”

老管家点头表示赞同,“正是如此,小姐。魏大夫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对待病人总是耐心细致。这也是他名声远播的原因。”

林小姐轻轻点头,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对魏大夫的感激,“我的眼睛能得此治疗,真是我的幸运。”

而在府上的另一端,后厨管事刘爷正忙碌着。他与老管家在月亮门处分开后,径直走向了后厨。刘爷是个身材魁梧的中年人,脸上总是挂着和蔼的笑容。

送罢了林小姐,老管家返程时候遇到了正送餐到后院的刘爷。

“刘爷,晚宴的菜品都准备得怎么样了?”老管家在经过时问道。

“放心吧,管家,一切都在掌控之中。”刘爷笑着回答,手中的大勺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夜幕下的贝勒府,长廊两侧的宫灯散发着柔和的光芒,将石板路照得斑驳陆离。十多个丫鬟提着精美的食盒,如同一队轻盈的燕子,鱼贯而过了这条长廊,她们的服饰虽朴素,却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雅致。

食盒是用上好的檀木制成,表面雕刻着精细的花纹,有的绘有牡丹,象征着富贵;有的则是松鹤延年,寓意长寿。雕工精湛,每一笔每一划都显得栩栩如生,仿佛随时会从食盒上跃然而出。食盒的边缘和提手处都镶嵌着铜制的装饰,上面镌刻着吉祥的图案,显得既古朴又华贵。

丫鬟们的服饰以淡色为主,上身穿着简单的白色小袄,下身是一袭青色长裙,腰间系着一条丝质的腰带,走路时随风轻摆,显得飘逸而优雅。她们的发髻上插着简单的木簪,没有过多的装饰,却恰到好处地衬托出了她们清秀的面容。

在送餐的队伍中,领头的丫鬟是春桃,她的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自豪。春桃知道,这些食盒中装着的不仅仅是食物,更是贝勒对老夫人和福晋的一份敬意和孝心。她小心翼翼地提着食盒,确保每一步都走得平稳,不让里面的菜肴有丝毫的颠簸。

随着丫鬟们的脚步声渐渐远去,长廊又恢复了宁静。宫灯下,食盒上的雕刻和丫鬟们的服饰交织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为这个微凉的夜晚增添了几分温馨和宁静。

晚宴期间,贝勒府的老太太祖坐在主位上,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刘爷,今儿个晚宴有什么应季的菜品吗?”老夫人的声音温和而充满期待。

正室福晋坐在老夫人身边,她是一位端庄典雅的妇人,听到老夫人的询问,她微微一笑,“母亲,今晚有一道春笋炒肉丝,是用今年新挖的春笋,鲜嫩得很。”

老夫人点了点头,表示赞许。这时,她又想起了林姑娘的眼疾,便问福晋,“林姑娘的眼睛,换了大夫后好些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