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章 炎黄的物理学小课堂(1 / 2)系统只能帮你到这了首页

植物纤维成品晒干之后,会从原来的青绿色变成棕黄色。

在干纤维被搓成绳之前,还需要用水浸泡几分钟。

讲到这步时,‘珊’歪着脑袋,一脸迷惑地问道:

“既然要浸泡,那晾晒来干嘛呢?”

炎黄十分高兴,因为这表示‘珊’的确有在思考。

他兴奋地解释起了为什么浸泡和晾晒并不冲突:

晾晒是一个陈化的过程,这期间,残存的植物细胞会自然凋亡,一些化学反应也会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发生,原材料会变得更加适合制绳。

而浸泡,除了能去除一些已死亡的植物细胞外,则是为了让被搓成绳的每一股纤维吸收水分。

这样既可以通过氢键、范德华力等加大纤维之间的作用力,使搓制过程更容易,又可以使绳索密度增大。

而当绳索制成晾干之后,其表面的水分蒸发又会导致纤维收缩,使绳索更加紧致耐用,可谓一举多得。

意思就是这么个意思,只是用词上范德华力、氢键之类的改成了比喻类比的例子。

‘珊’虽然不明白炎黄为何解释这个的时候如此激动,但她还是耐心地听完了全部。

接下来就到了搓的环节。

搓绳的工艺看起来十分简单。

首先将纤维固定住一头,然后按照一个方向搓成一根比原纤维短的线。

然后选出三股长度相近的线,将其摊在一只手掌上,摆放的时候要保证接下来搓制的方向和一开始纤维搓成丝线的方向相反。

再然后,用另外一只手在纤维靠近支撑手掌边的地方抓住,将其翻折到支撑手的掌根处。

随后支撑手不动,另外一只手从掌根搓到掌心,就算完成了一轮搓制。

来回重复这个步骤,直到这三股线全部都绞合到一起,就制成了一股纤维束。

将三股纤维束固定好,再按照一开始搓线的方向缠绕到一起,就可以制成一根绳子。

这种制作方法非常自由。

绳子的粗细可以通过线、纤维束、绳三个环节的股数来控制。

绳子的长度也可以通过将不同长度的纤维搓制到一起来控制,几乎可以满足绝大部分的定制需求。

看炎黄操作了一遍之后,‘珊’立刻就来了兴趣,打算亲自上手试一试。

---A Few Moments Later---

“居然真的这么简单?”

望着手里刚被自己亲手制作出来的绳子,‘珊’一脸难以置信的样子。

“诶,你可别看着操作简单,里面的原理可不简单。”

又到了愉快的装逼时间,炎黄再度开始知识暴灌模式,一边演示一边解说了起来:

他先是重新进行了一次第一步,然后竖着拉直了刚搓出来的线,随后松开了线的一头。

“你看,我们搓一条线出来之后如果不固定它,那它是不是会有一个自动复原的趋势?”

望着底下正在旋转复原的线,‘珊’点了点头。

炎黄又拿起了一根全新的纤维,只见他伸出一根手指,用纤维绕了一圈。

“这样线沿着一个轴绕一圈,我们定义为一个‘螺旋’,在搓线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可以看成是纤维围绕着一个看不见的轴在不停地产生螺旋?”

‘珊’开始感觉有些不同寻常了,但她还是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