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3章 好的,我明白!(2 / 2)从校园走向深空首页

他是能听得懂这群老外说的话的,不过,他们找他有事的时候都会叫上翻译一起过来。

王汝豪也就没有显露自己听得懂他们说的话,不然翻译就白雇佣了,定金都给了一大半了。

王汝豪和卢西奥定好出海时间,大胡子很开心,他说他骨子里就是属于海洋的,王汝豪只能附和的点着头。

两天一过,经过短时间的培训,这群潜海员粗略的掌握了拍摄设备的使用方法。

王汝豪他们出海了。

从港口离开,外面微风无浪,显得特别的惬意。

航行了3天,他们大约离开海岸线700海里远。

据大胡子卢西奥讲,这个距离还是他第一次距离陆地这么远,因为他们捕捞沙丁鱼的时候不会跑这么远,因为沙丁鱼是迁徙性的,他们会在距离海岸线近的海域,拦截在迁徙的路上,那样收获颇丰。

至于他为什么租给王汝豪当考察船,是因为他在渔季的时候船坏了,拖回场大修去了,等他修好,渔季都到了尾声,赶上有王汝豪租用他的船,这租金都够他整个渔季的收获了。

7月份,国内正数夏季,太阳光从直射北回归线上开始向南偏移,但是这边还不算太冷,属于亚热带。

来的时候这边属于进入最冷的时候,接下来的会加速变暖。

王汝豪他们所在的海域有本格拉寒流,寒流会引发表层寒冷海水和底层温暖海水之间的搅动,加上各种因素,浮游生物含量丰富,形成了优良的渔场,而沙丁鱼偏爱这一片富饶之地。

船长卢西奥在找鱼群的天赋上算是加满了,他们出来三天,直接见到了沙丁鱼群进食的景象,王汝豪下令放出了无人机和潜海机器人,从返回的画面来看,沙丁鱼很会利用鱼群的优势,他们似乎在合作一同进食浮游生物,同时还可以抵御猎手的捕猎。

王汝豪看着监控画面,开始给潜海员布置任务,他们会分布成不同的点,对鱼群进行扫描拍摄,在海水里,有的潜海员需要潜到鱼群的底下进行拍摄。

15个潜海员扑通扑通的跳入海水,接过3名海员递过来的设备,向海下进发。

通过传回来的画面,王汝豪指挥他们调整不同的视角。

整个过程持续了2个小时,潜海员员的上来更换过3次氧气设备,而且几乎多数潜海员到达了身体极限。

在海上休整了2天,这两天,王汝豪一丝一毫没有放下,先是整理数据,然后还有和船长商讨下一个地方,这批鱼群在一天后消失在这片海域,它们到其他的地方觅食去了。

整整一个月,王汝豪收集了大量的数据,他有信心将数据整理成算法。

海洋鱼群的考察的任务结束了。

王汝豪他们的团队一个个的累的不轻,尤其是那群负责潜海的人,2到3天就下海,这辛苦钱赚得是太不容易了。

接下来,王汝豪会进入非洲草原,寻找鸟群。

他们寻找了一个非洲当地的向导,鸟群拍摄要比拍摄鱼群要方便许多,可以用定制的无人机,比起依靠人力要效率高不少。

时间就是在不断寻找鸟群的路上花费掉了。

王汝豪见识了非洲野生动物的生存方式,角马的迁移,干旱的草原变湖泊,各种神奇的自然景观,王汝豪这次也并非一无所获,他找到了鸟类的繁衍地,自此他可以尽可能的去拍摄。

转眼间,到了返程的时候了,此次花费了他3个月的时间,不过收获颇多,他已经很想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