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灰色协议(1 / 2)安息港1号计划首页

过去多年,血雨腥风不少。

来到这儿的人们每天都紧绷着神经工作,不仅要全方位监视、防范78海里外那些来自“灾难坑”的新威胁,还要千方百计地阻止已经被关押在基地中的躁动者突破收容。

这样的工作是可怕的。谁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就会被撕碎,或者精神失常,或者因为被深渊者操纵了神志而不明不白地遭到组织的处决……

但这样的工作也是高回报的。高到什么程度呢?以基层员工为例,他们光是一年的薪俸就能令外头那些普通家庭半个世纪的财富积累都无法与之比拟。

重赏之下,敢于搏命的投身者不计其数,时年二十岁的阿约塞·理查德就是其中的一个。但他却并非贪财。之所以如此,完全是因为家中病重的母亲需要这份“保障”——老人家患上的是一种近年来新发现的罕见病,很可能与深渊者的诡异影响有关。虽不是什么不治之症,可若想控制病情就需花费巨额的财力,又由于全球性灾难的冲击,世界经济一直萎靡不振,横竖找不到工作的阿约塞最后只剩下这一条路可走。好在过硬的身体素质助他成功被安息港武装部相中。于是,他便忍痛告别了心爱的姑娘伊琳娜,离开了美丽的家乡马赛,愣头愣脑地来到这里,一待就是十五年。

至于伊万诺夫·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同样的,他在年轻时也切实感受着一片大萧条的环境,且论家庭背景,他还要更为困难些——长辈们恍若中了诅咒般的尽数早逝,令他打小就只能与一个天天闹着要和西伯利亚棕熊摔跤的表弟相依为命。在他十九岁那年,彪悍的表弟成功入职了安息港基地,于是计划性的,他也跟着一起来了。只不过这个兄长,虽生得同表弟一样健硕强壮,却并不是个当武装部战士的料。他所入职的岗位,其实是机械工程师。这份工作非常符合他的兴趣爱好,而他凭借出类拔萃的天分,也的确对得起这份工作,于是埋头苦干,至今也有二十个年头。

在漫长的工作生涯中,阿约塞已从普普通通的瞭望塔哨兵晋升成了基地第八行动组的领头人,而伊万诺夫也从默默无闻的设施维修工成功当上了基地第八工程组的决策者。可以说,他们两人已经在安息港取得了一定的地位,而代价……则是“基本上失去了自由”。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及他们入职时所签订的那份“灰色协议”了。

年轻时候的两人不以为意,只觉得开拓者公司是出于保密的考量,对内部人员实行军事化管理无可厚非。可资历越深,遇到的事情越多,他们才越发现不对——最显而易见的就是探亲假的不断减少,直到后来,干脆通通取消了。

大家伙儿也不是没有向上级反应过这个问题,只不过每次得到的答复都模棱两可。要是有谁再不依不饶地追究下去,管事的人就会搬出从前的协议,指着某个不起眼的角落开始义正言辞地宣布:“那都是合同上明明白白地写着的!”可在明眼人看来,他们所说的一切都是阴险狡诈的文字游戏。

基地里的多数干部就是醒悟得太晚,不然的话,他们非得趁着还是个无名小卒的时候就赶紧提出离职不可。直到涉密程度高了,脖子上的链圈也随之套牢,不出意外,是要熬到正常的法定年龄退休,才能真正地逃出这个鬼地方了。另一方面,公司为安抚他们这些“中坚力量”,也确有提出更加豪华的优待政策,其中甚至包括对他们的家属提供无微不至的照顾,外加终身制的顶级医疗服务。所以,被限制了自由的人们逐渐地也就释怀不少……

更何况,他们可是正式的编制员工,相较于一些笑话中说的“可消耗单位”,这样的境况都已经算得上宠命优渥了。

什么是“可消耗单位”?换一种更为官方的说法,则是“义务实验志愿者”。这些人全都来源于罪犯,而且单单是那些对“安息港1号计划”也即安息港核心机密构成了严重威胁的国际罪犯。

按照惯例,他们会被联合法庭判处三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程度深的甚至有可能会被判处无期徒刑。

这时候,便又该到开拓者公司的“灰色协议”从天而降了。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份“灰色协议”和员工们签的可大不相同,里面的条款没有任何福利性可言。唯独具有诱惑力的——是只要同意无条件、无报酬地参与到安息港基地的日常维护工作及对深渊者的接触实验中去,就能以最快的速度减刑。

具体的办法,参照积分制:日常维护工作按月结算,每月20积分;接触实验按次结算,每次500积分。每获得100积分便能减刑一年,而倘若积分达到5000,则不论刑期多长都可直接释放。(在安息港基地的时日不计入刑期)

乍一看,好像很“划得来”。假如一律参加接触实验,想要获得自由最少仅需六次,最多也仅需十次。再不济,慎之又慎,躲开实验,只做日常维护工作,也能省去大半年月。

可实际情况并不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