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章(1 / 2)桑林往事首页

真相大白。

当晚,众人仗着胆子,简单收拾起来。第二天,村里向镇里报了案情,镇里派人作了记录,村里相亲的又忙乎了一天,各自重新安葬了俩孩子。雷家俩口子还在病里,暂时到不了案,就着村保安排人看着,事情算是告一段落。

傍晚,也忙活了一天的哥仨在坟旁找了个树荫凉歇着,案子是破了,但很不是滋味。

“你说这地儿,找的就邪性……”董少远远的丢了一个石子“挺好一坟对着颗桑树,还那老大……”

强哥也远远的看着那颗古桑树,周围都是荒唧唧沙土地,一颗几人合围的大树立在那,确实突兀。

“嗯?”光梁好像想到了什么,随身的布袋里拿出了《千华经·注》,急急地翻了起来,又跑到桑树下转了一圈,回来接着翻书,端详良久……

“教员”董少忍不住了“这书里写过配阴婚?”

“好像没错……”光梁嘟囔了一句

“闭嘴”强哥拉过董少,盯着光梁

“呃,这块地的确有古怪”光梁沉吟了一会缓缓说道。

“按常理说,平原地带,龙脉浅薄,很难泽备子孙,即使寻地脉深葬,亦不长久,多则一甲子而已……”

“可这本《千华经·注》里写了一平原龙脉:平原龙伏,水风认玄!就是说平原风水也可龙位暗藏,只要满足两个条件,其一聚水,其二藏风……”

“你看这里的大势,绕阳河西傍医巫闾山,自北向南,劲流滔滔,可过了桑林镇便注入盘锦湿地,没了湍流,为何?只因水势到此被聚于地下。再说绕河流域土地肥沃,皆是粮油产区,为此处却是沙土地,明明挨着大河,却连水田也不见一块,因为水形到此下行,也聚于地下。这地下既聚水势也聚水形,真真聚水之地……”

“再说藏风,这藏风之地应该是背靠主山,气贯隆盛,左右要有山脉环护,前门明亮,天地灵气缓缓流入,并可将其留住。如此苛刻,在平原如何可得?但你看此地,背靠黑山、盘山,虽是河流冲刷平原,却有两山呈掎角之势,而东来紫气排于斗牛,满堂祥瑞,实为藏风养气之所……”

“更难得的是,你看这里荒兀兀,连草也不长,表面一层薄沙之下,就是一整块巨岩,千百年突在这里,唯有这岩石缝隙里长出的桑树陪它,正所谓:平地一突值千金,胜过山地万仞峰……”

“这巨石之下要是建地宫、修阴宅,风水上称为文王盖顶。文王三分天下得其二,积德累功,而其子武王终成大事,这文王盖顶可隐蔽子孙……”

“聚水,藏风,平地峰峦又文王盖顶,称之为龙穴也不为过……”

“呃……教员”董少听了个似懂非懂“说的再牛,要是没人埋着,不是白说?”

“一定埋着人!”光梁倒是坚定了一回

“为啥?”强哥董少几乎异口同声。

“因为它!”光梁指着那俩小孩的“合葬坟”说……坟里的棺材已被移走了,空洞洞的一个坑,坑边的封土堆被最后一丝残阳照的老长……

“我看啊,是这书邪性。”董少小声嘟囔着“教员都开始说胡话了……”

“这龙穴好是好,就是有一个问题。”光梁倒是耐心“文王盖顶限制了墓穴建造,不能开山为陵,大兴土木,只能从周围挖掘墓道,打到巨石下慢慢修建……”

“又不确定巨石的大小,一般会在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门中的开、休、生三吉门一起挖掘,待整个地宫修建得差不多了,封闭其中两条,只留一条修墓道再建墓门,以为安葬梓器之用。为了聚水藏风,整个地宫都会用手段封闭,以防气脉外泄和宵小盗墓,唯一的就是最后封闭的墓道、墓门……”

“再看这俩小孩埋的地方,地宫居西北,正是开门乾宫,乾卦是八卦之首,为天为父,乾纳甲壬,甲又为十干之首,喻万物开始之意,为大吉大利之门……”

“而墓门皆会灵气外泄,既是工程技术所限,也是涵养土地所需。正是隐隐外泄的灵气遇见了童男童女合葬,无意间形成了阴阳冲撞之局,才闹出了那些怪事……”

“说了半天,还不是空口白话”董少晃晃荡荡的走到坟坑边“有啥证据吗?”

“你顺着那坑往下挖挖……”光梁摸着下巴说“应该能有证据……”

“这地方还是块宝地?”董少还挺听话,拎着坑边落下的铁锹,挖了起来。

“嗯……”光梁点点头“要是只有灵气,为后代荫个小福贵还是没问题的……”

“不光只是灵气吧?”强哥看了眼董少,又看着光梁“冲撞了阴阳的不是灵气……”

“呃……”光梁欲言又止。

“你俩瞅啥呢?一起挖挖看!”董少从坑里探头说到“沾点光都是小福贵,找到正主那不得大富大贵啊……”

强哥冲董少摆了摆手,依旧看着光梁。

“呃……”光梁呼了一口气“这种聚水藏风龙穴不光养气,也能养乱七八糟的东西”

“然后呢?”强哥问

“这童男童女合葬……”光梁意味深长的看着古桑树“阴阳和合之局也能引出什么东西出来……”

“哎…哎!你们见过这种东西吗?”董少那边突然喊了一句……天已经彻底黑了,强哥点燃昨晚的火把,和光梁一起研究着铁锹上青灰色泥巴,准确说是纯净黏土,非常细腻,粘性挺大。

“这是白膏泥……”光梁借着手电研究着泥巴。

“你小子挺能挖啊”强哥倒是对董少的“手艺”很是惊讶。白天为了方便移出棺椁,原来的坟坑被挖大了很多,董少爷就着这大坑又向下刨二尺有余,结果挖见一片白膏泥。

“那是…少爷我干活什么时候偷过懒?”董少向后错开了两步。

“我在北平的时候听说,琉璃河镇西部发现了西周燕国的国都遗址,贵族墓葬四周就铺填有白膏泥……”光梁边抹着手边说。

“就是说,你猜对了?”强哥问

“应该吧……”

“那明天安排人啊……”董少摩拳擦掌,把铁锹往身后一戳,满怀期许看着强哥和光梁。

光梁没说话。

“你纠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是先下手为强?”强哥问光梁。

光梁还是没说话。

“诶我去……”董少发现身后的土质松软,立不住铁锹,就上去跺了一脚,哪想整个人却滑了下去。

强哥想都没想扑过去,将将拉住董少的一只手,可人也跟着滑了进去……

光梁反应过来的时候,那俩人已经没了踪影,地上赫然一个尺巴的陷洞。

“你俩怎么样,能听见吗?”光梁拿手电向洞里照着。

“没事!”洞里传来强哥的声音

“谁说没事,老疼了!”董少爷说话了。

“滚蛋!”强哥接着说“你最好也下来……”

光梁找来抬棺的麻绳,固定在洞口,跟着人也晃晃荡荡的顺到了洞底。强哥光梁,用手电筒照了一圈,是条石垒的甬道,董少坐在地上,揉着屁股,再远就照不真亮了。

“看了让我猜对了!”光梁说。“这是墓道,前面是墓门,而这个……”光梁拿手电晃了晃进来的洞“是盗洞!土夫子来过了……”

“有人先下手了奥?”董少跳了起来“那还在这等啥啊?走啊!”

“等等……”强哥一把拉住董少“让空气流通一会再动”然后转身拍了拍光梁“来都来了,有啥玩意也得掌掌眼啊……”

三人来到墓门前,门前立着两个石人,前代久远了,一看雕得就不是凡物。

“这是神荼、郁垒”光梁照了照石人底座上的篆字说。

“古书有记载:沧海之中有朔度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番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领阅万鬼……”

“在佛教没传入中国之前,阴间不是阎罗说了算,而是神荼、郁垒领阅万鬼,如果发现那个鬼为非作歹,这两位大神就会执以苇绳,而以食虎。桃木辟邪的典故也是出自于此,因为阴间大门是在桃枝之间……”

“哦…立在这驱邪去恶的呗?”董少说

“差不多这意思……”

“那这门上写着啥?”董少指着墓门问道……两扇墓门上的确刻着篆字,光梁照了照,疑惑地说“忠?奸?”

“啥意思?”强哥问。

光梁摇了摇头。

“管他呢?”董少觉得是故弄玄虚“开门看看……”

“哪那么容易啊”光梁边研究石像边说“有自来石顶着呢……”

“啥是自来石?”

“关闭墓门的机关,长条的石柱子…”光梁停下了研究“在两扇靠门缝合拢的石门顶部,凿制出一个凸起的石棱,在地面上凿出石槽,越靠近墓门,石槽的深度越深。”

“关墓门时,先将其中一扇关闭,另一扇半掩,自来石一端是圆球形状的,在凹槽中竖好,上端贴在石门的石棱边上,人在门外用细绳缓缓拉动自来石,自来石借劲就自己把门顶好,从外再也打不开了……”

“你看这墓门严丝合缝的关着,别说就咱三人,没有孙殿英的手段恐怕是谁也弄不开了……”

“诶我去…”董少后退几步“我还不信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