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6章 烽火洛阳(1 / 2)苟在唐末当反王首页

乾符三年(公元876年)九月十五。

秋风萧瑟,黄云满天。

十五万义军犹如浩渺江流,波澜壮阔,齐刷刷地抵达了洛阳城外。

他们安营扎寨,旌旗猎猎,戈矛如林,气势磅礴,誓要攻破这座坚固的城池。

洛阳。

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城墙高耸,护城河深广,守军严阵以待。

攻取这样的大城市,非但要有雷霆万钧之势,还需细致入微的策略。

义军将领们深知,攻城之战,非一日之功,需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首先,义军派遣了精锐斥候,潜入城中打探虚实,了解守军的兵力部署、粮草储备等情况。

同时,在城外布置了重重疑兵,迷惑敌军,使其不敢轻举妄动。

接着,义军采用了围而不攻的策略,切断洛阳与外界的联系,使其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同时,派出少量攻城兵,利用投石车、云梯等攻城器械,对城墙进行日夜不停的骚扰,消耗守军的士气和守城物资。

……

李无妄立于中军帐前,望着远处巍峨的洛阳城墙,神色凝重。

众将领环伺,气氛肃然。

黄巢踏前一步,拱手道:“主公,洛阳城高墙厚,守军士气高昂,若强行攻城,恐我军损失惨重。”

李无妄微微颔首,目光扫过众将,沉声道:“我意围而不攻,待其自乱。”

王仙芝道:“主公之计甚妙,然洛阳守将高骈,乃当世名将,其用兵如神,不可小觑。”

李无妄轻叹一声:“高骈之名,如雷贯耳。此战,我军需倍加小心。”

他固然知晓高骈的实力。

历史上的黄巢差点就败在他的手里。

此时。

一斥候疾步而入,单膝跪地禀报:“禀报主公,洛阳守军早知我军围而不攻,似有袭营之意。”

李无妄双目一凛,挥手道:“传令全军,严阵以待,不可轻举妄动。”

众将领齐声应诺,各自退下准备。

洛阳城头。

高骈身披铠甲,手持长枪,立于城头之上,远眺义军大营。

他眼中闪过一丝锐利之光,沉声道:“李无妄果然非同凡响,围而不攻,意在消耗我军士气。”

身旁副将道:“将军,我军士气高昂,何不出城一战,挫其锐气?”

高骈微微摇头:“不可轻敌。李无妄既敢围困洛阳,必有其深谋远虑。我等需静待时机,一举破敌。”

两军对峙数日,义军虽围困洛阳,却未发一箭。

……

洛阳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