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章 革命救国(1 / 2)苟在唐末当反王首页

革命?这是何等的天方夜谭?

萧仿回过神来,正色道:“李公子,你此言何其大胆!田令孜是皇上宠信的宦官,欲除之,谈何容易?更何况,此举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恐将引发朝野动荡。”

崔彦昭、刘允章也表示不可,一脸忧色。

李无妄神态自若,缓缓开口:“三位大人,学生自然明白此举艰险。然则,眼下形势紧迫,可有更佳之选?学生夜观星象,发现明年年初,天下将有巨变。星辰轨迹,云气流动,皆预示着一场不可避免的农民起义。大唐国运,恐仅剩七年。七年之后,长安不安,战火不断。”

此言一出,三位大人皆震惊不已,倒吸一口凉气。

大唐江山如今危如累卵,他们身居庙堂,自然心知肚明。

因此,对于李无妄的预言,他们虽觉震惊,却不以为唐突。

然而,这少年竟能预言的七年巨变,着实令人难以置信。

萧仿沉声问道:“李公子,此言当真?”

李无妄郑重颔首,答道:“学生岂敢妄言?此乃我从星象中解读出来的天机。虽我不愿见此悲苦未来,也知天命难违,人力有限。但即便大唐仅余一线生机,身为臣民,也不可轻言放弃。”

崔彦昭眉头紧锁,疑惑道:“李公子既已窥见天机,那田令孜岂非不得不除?”

萧仿道:“若真如李公子所言,我等确无更佳之选。田令孜一日不除,朝纲一日不振,大唐未来堪忧。”

李无妄神色凝重,继续说道:“纵观史册,农民起义多因灾荒、奸臣当道、横征暴敛等。田令孜把持朝政,欺上瞒下,对民间疾苦视而不见,只顾一己之私。其所作所为,必然导致民间怨气积聚,最终引发动乱。窃以为,田令孜必是大唐动乱的间接原因。因此必须将他革命。”

三位大人表示不理解。“革命?”

李无妄解释道:“‘革命’一词,非指字面上的杀人,而是指对奸臣贼子,如田令孜者,须采取行动,以消除他对朝政的负面影响。此为我所言的‘革命’。诛杀田令孜,固然为革命第一步,也是最为有效的一步。”

三位大人若有所思地点头:“原来如此。”“李公子所言革命,实乃此意。”“妙哉!妙哉!”

在距今千年的大唐,超前的“革命”理念横空出世。

三位朝中重臣胸怀博大,智慧如海,虽初次听闻“革命”二字,却迅速领悟了这新颖的理念。

四人细谈良久,皆表示要将这革命理念融入朝政,以实际行动支持此等救国良策。

小莲虽听得云里雾里,但眼神中却流露出对自家少爷的深深崇拜。在她眼中,昔日的少爷为求功名,常日闭门苦读,略带书生气。小莲对他少女怀春,却也疑虑,这样的少爷,纵然金榜题名,真能担起国之重任?

然而,今日的少爷却展现出截然不同的风采。他慷慨激昂,与朝中重臣共商国是,提出惊世骇俗的救国策略,更倡导了一个前所未闻的理念——“革命”。

小莲虽不解“革命”的深远意义,但她能从三位大人的目光中窥见他们对李无妄的深深赞许。这让她意识到,自家的少爷或许真的身负大才。她不禁刮目相看,心中充满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