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的悲惨让人不得不说雨果的悲剧大师天赋。在主人公一次次与命运抗争时,最终被女儿的抛弃让主人公的生命接近尾声。但是在最后被接受,也是对读者的一种问津。可以说,主人公在尝试融入上层社会,但是法网恢恢还在打破主人公的美梦。在与罪犯这个身份命运抗争成功后,也就是在警长面前刷新了好感后,又被女婿的背景伤到。后来,女婿知道主人公的恩情,也是故事的尾声。也许主人公在命运不公时,没有低头。教主的维护让主人公知道人的第一印象是不同的,处理方式也不同。所以,后来同情别人的遭遇,收养女儿,为主人公与命运抗争的线索一环套一环。层层递进。比较有代入感。”纪晓夫用文学鉴赏的角度考虑《悲惨世界》。
“也就是你们认为悲惨世界不悲惨。你想社会不容他,警官追捕他,女儿抛弃他。仅靠教主的一个善举支撑了全剧,需要内心对爱多大的渴望。主人公用尽一生去证明自己不应该被人们对自己的第一印象困住,而真正困住主人公的不是不公平,而是他自己。主人公也想像教主一样成为别人的救世主。结果,身份的约束,到死才能得到解脱。这也是作者对犯错的一种态度。犯错可以被原谅,但是需要付出许多。那要看对方的决心。第一印象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第一印象。被人遗忘,也许是主人公最大的痛苦。”罗峰不屑地说。
“接下来,我们说说故事的背景。那是当时法国的革命。我们在火车上已经玩过历史接龙游戏。那么关于外国的历史,有没有兴趣也来一个梳理。说不定,我们就可以更好地了解世界名著。创作背景不能忽略。阿峰,你说呢?”邹学明看向罗峰。
罗峰笑着说,“我也怀念火车上的历史接龙。已经说过中国历史,那么就开始外国史。”
“这……”纪晓夫思考一下,然后说,“好。我舍命陪君子,和你们继续玩游戏。”
“那么先从我开始。”罗峰率先抢头条历史。
“好。”邹学明和纪晓夫异口同声说。
“你们按照刚才的顺序说。”罗峰又接着说。
“好。”邹学明和纪晓夫又应了一声。
“根据人类学家的研究,人类是通过劳动和自然进化从类人猿发展而来的,形成于三四百万年前。最初的人类在人类学中称为‘完全形成人’。中国人类学家把处于这一阶段的人类再分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四个阶段。其中早期猿人有肯尼亚1470号人和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晚期猿人有印尼爪哇人、德国海德堡人和中国北京人,早期智人有德国尼安德特人和中国丁村人,晚期智人有法国克罗马农人和中国山顶洞人等。晚期智人出现的同时,现代人种的差异也显示出来。人类学家把世界上的人类分为三大人种,即蒙古利亚人种、欧罗巴人种和尼格罗人种。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历史。人类最初的经历是原始社会。在原始社会早期阶段,人类的生产工具十分简陋和原始,生产力水平很低,物质极其匮乏,人们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够生存。人们最初生活在几十人组成的小集体中。他们为了采集、狩猎、捕鱼,四处游荡,居无定所。
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人类逐渐定居下来。人类社会形成了氏族,两个或几个氏族又组成部落。因为当时的婚姻情况使人们只知道自己的母亲,而不知道自己的父亲,同时妇女在食物采集和家务劳动中发挥重要作用。使女性在社会中占有主导地位,所以最先出现的是母系氏族。在这个时期,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出现了,但是生产力依然低下,人们仍然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生存。当时财产公有,生产和分配都以集体为基础。
农业和畜牧业不断发展,并相互分离。以后手工业又出现了,并逐渐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接着,部落之间的产品交换和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出现了。适合于男子的犁耕农业和畜牧业的不断发展,使男子在经济上占有主导地位。同时,婚姻制度的进步使人们‘即知其母,又知其父’。父系氏族最终取代了母系氏族。在父系氏族里,世系按父系计算,财产按父系继承。基本的社会和经济单位是家长制大家族,几个这样的大家族组成一个父系氏族。大家族的成员们共同居住、共同生产、共同消费,家族长和氏族首领都是男性。从此,男子取得了社会上的支配地位,女子的地位一落千丈。
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人们生产出的产品除去生活必需品外,开始有了剩余,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逐渐发展起来。剩余产品和个体劳动为私有制的产生打开了大门。生产工具、畜牧、农产品、部分土地逐渐变为家庭私产。甚至公用财产也被家族长和氏族首领掠为私产,集体所有制开始遭到破坏。剩余产品多了,也激起对别人进行剥削的欲望。为减轻自己的劳动强度,并生产出更多的剩余产品,人们不再杀死战俘,而是把他们变为奴隶。
私有制度和奴隶制度的不断发展,使人类社会中出现了贫富分化,阶级差别不断扩大。原始社会末期奴隶主和奴隶之间、富人和穷人之间、氏族贵族和普通氏族成员间都出现了矛盾。同时,为掠夺邻人的财产、土地和人口,战争日益频繁和重要。一些近亲的部落组成了部落联盟。在部落联盟中,领导军事、行政和宗教事务的贵族们地位日益显赫,发展成为统治阶级。
当阶级矛盾发展到无法调和的程度时,奴隶主贵族阶级为加强自己的统治,开始设置了一系列机构、组织和设施,如军队、警察、法庭、监狱和城墙等。它们的出现,标志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国家的产生。
那么我就说说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河流两岸陆续出现了几十个奴隶制小国。公元前3000年左右,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埃及国王自称是神的化身,他们的巨型陵墓金字塔,就是他们权利的象征。那时的首都是孟斐斯,就出现今埃及首都开罗以南不远的地方,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就屹立在那里。
大约从公元前22世纪到公元前16世纪,埃及先后经历了两次较长时间的分裂和混乱,还遭到外族入侵,但是,后来又都以南方的底比斯为中心重新统一起来。
公元前15世纪国王特莫斯三世在位时,埃及国力强盛,不断对外征战,疆土一再拓展,成为地跨亚非两洲的军事帝国。但是二百多年以后,帝国由盛而衰。被征服的地区纷纷摆脱埃及的控制。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灭亡。
另一个是新月地带古国。位于亚洲西部,被称为‘新月沃地’的东部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又一摇篮。
约公元前3500年两河流域南部出现了苏美尔奴隶制小国。以后又出现了十来个奴隶制小国。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现存的世界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即汉谟拉比法典,它规定奴隶主可以任意杀死奴隶,凶手只要赔偿奴隶主人的财产损失,无须偿命。汉谟拉比死后,王国逐渐衰落,两河流域重新分裂。其中汉谟拉比法典有反应奴隶生活悲惨经常逃亡的条文如自由民藏匿宫廷……所有之逃奴于其家,而不依传令将其交出者,此家家主应处死。而法典条文共有282条,刻在一块巨大的石柱上。
在地中海东岸巴勒斯坦一带,希伯来人建立过希伯来王国。后来它分裂为以色列和犹太两个王国。公元前8世纪起,以色列被外族所灭。一百多年后,犹太王国也灭亡了在以后的漫长岁月中,希伯来人流散到世界各地,被统称为犹太人。在沃地西部,腓尼基人曾建立关系一些奴隶制小国。他们擅长航海和经商,还在海外建立了殖民地。
接着就是古代印度。位于亚洲南部,印度河南流,夏季,上游高原积雪融化,两岸土地肥沃。约公元前2500年,这里开始出现奴隶制小国。后来,雅利安人部落从西北方向侵入古代印度,征服了当地居民,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公元前3世纪,摩揭陀国统一了除南端以外的整个印度半岛,但是,古代印度不久又陷入了分裂。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内部逐渐产生分化,后来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史上称‘种姓制度’。根据这个制度,古代印度社会自上而下分为四个阶级即梵天的四级婆罗门主要是掌握神权的祭司、贵族,刹帝利主要是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的国王、武士、官吏,吠舍主要是向国家纳税和向神庙上供及供养第一、二等级的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首陀罗主要是几乎没有权利和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和奴役及从事最低贱的职业的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其中对制度最满意的是婆罗门,其他三等级皆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