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九章 人工智障or符文(1 / 2)存在之诡首页

蹦跳,奔跑,坐下,灵动转身射击指定目标,相较于人类,轻型AI机器人在动作上虽然略显机械与僵硬,但其灵活度已然接近人类,几乎无异。

然而,相较于重型AI机器人的简单耐造,研发团队对于轻型AI机器人是否能够成功穿越那片的鬼窝,普遍持有一种较为悲观的态度,对其成功穿越的可能性并不抱有过高的期望。

因为在设计理念上有所不同,轻型AI机器人虽然已尽可能强化其防护能力,然而相较于重型AI机器人而言,其防护能力仍然显得捉襟见肘,难以相提并论。

1000or50的数值区别。

重型ai机器人按照保底的设计,能够舍弃其他功能进行全面保护,相比之下,轻型AI机器人因其多样的功能需求,如各类传感器的搭载、连接传感器的复杂线路布局,以及灵活的四肢设计,其防护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这些特性所带来的局限。这导致轻型机器人在面对潜在的损害或威胁时,可能需要更为细致的保护和防护措施。

基于重型AI机器人安全返回后所收集的数据,研发团队对轻型AI机器人进行了进一步的精细调整。这些调整不仅涵盖了智能AI系统的优化,还涉及了外挂设备的适配与提升。通过这一系列的改进措施,团队旨在提高轻型AI机器人的性能表现,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更加稳定、高效地完成各项任务,并尽可能安全地回到安全区。

设定任务。

尽可能收集数据,察觉到危险时及时撤退。

指令设定完成之后,无人操作,轻型ai机器人从安全区走出拐角,大概两分钟后就看见了轻型ai机器人原路返回。

不是!

这特么的人工智障啊!

设计ai软件的工程师秒懂怎么回事,无他,人工智障的基本操作。

刚刚应该是触发了“察觉到危险及时撤退”的指令。

目前人工智能是这样的,他只会完成明确的指令,而无法明白指令下隐含的信息。

这样的操作方式显然是难以达成人们心中所期望的理想效果的,因此往往会被贴上“人工智障”的标签。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很多时候下达指令的人自己也不清楚究竟需要什么,或者无法用清晰、准确的语言来表述自己的需求。

当然,更为核心的原因是市场并未期待人工智能如人类般存在。它本质上仍是一种工具,是那些用以执行特定指令的得力助手,而绝非具备自我意识与反抗能力的个体。

基于这点逻辑冲突,人工智能只会完成任务指令,而不是画蛇添足做到更多,所以不改变这个底层逻辑,人工智障便永远存在。

目前学术界也存在着延伸幻想,如此发展下去,拥有更先进的科技,天网应该不会出现,取而代之的是符文。

指令语言等同于符文符箓,下达指令,由人工智能来完成,像不像法术?如果指令模糊,表达不清晰,人工智能无法完成像不像施法失败?如果权限不够,人工智能不给予运行,得申请更好的权限,像不像请祖师爷,请大神?

闲话扯完,回到正题。

这次工程师修改了指令。

尽可能地探索情报,在机体损伤超过60%之后,不择手段逃离鬼窝。

在安排人工智能执行极度危险任务的时候,工程师都有着这样的一个习惯,给人工智能下达一个求生欲的指令。

虽然在市场方面不允许人工智能成为人,可就个人方面,工程师还是希望创造一个人。

而求生欲正是一个人工智能违背至高指令,成为一个人的关键所在,它同样也能创造奇迹。

温度,湿度,光线,风速,电磁,压力,声波,气味……研发团队基本将目前已知的传感器都安装在了轻型ai机器人身上,相比普通人这款轻型ai机器人感知能力更强。

他所感知到的数据通通都会录入黑匣子中,而且考虑到诡的特性,这款黑匣子经过特别多的老化耐久度实验,以确保不会损坏。

温度异常,湿度异常,光线正常,风速正常,电磁正常,压力系统损坏20%,声波正常,气味正常。

这是轻型ai机器人进入鬼窝时的传感器反馈,因为诡使环境陈旧老化的特性,覆盖轻型ai机器人全身的压力传感器直接损坏了近20%,其他诸多传感器也有些许损坏,但不影响使用,只不过数据方面应该会存在些许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