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未落,影沥大将军面色凛然,即命左右取来王者之旌,那旗帜展开,犹如天雷滚滚,震慑人心,上书“帝国永固,幽帝万年”八字,威势赫赫。
众将士见状,无不俯首低呼,声震山河,忠诚之心昭然若揭。
南门守将眼眸闪烁,审视着这一切,心中已明了七八分,沉声道:“大将军暂且留步,末将速速整顿仪仗,以崇高的礼节,恭迎帝师。”
顿时,城门缓缓开启,铁甲士兵排列成行,如钢铁长城般庄重。一将领出列,躬身施礼,语调庄重:“敢请将军驾临我城,共商国是。”
影沥将军,英勇无畏,智勇双全,面对疑惑不乱方寸,面对诡计不生惧意,视城中之复杂局势如清风拂面,那份镇定自若,犹如磐石般坚不可摧。
却说那九原之城,旗帜虽破旧犹立,依旧在风中猎猎作响,帝国的威仪虽遭重创,其傲骨犹存,此正是影沥将军坚不可摧的信念所在,他深信城内尚驻强兵,帝国之精锐未曾退缩。
谋士献策,欲遣小队轻骑先探敌情,以防城中设伏,一旦有变,可迅速作出反应。
然而,影沥将军淡然一笑道:“兵者,诡道也,吾身先士卒,以示我军之决心,何惧之有?”言罢,他毅然迈步,直入城门。
麾下将士见此情景,无不感叹其胆识过人,深知稍有犹豫,便可能错失战机,于是纷纷紧随其后,以防万一。
此等决断,此等胆魄,真乃勇将之风,即使面对千军万马,影沥将军亦无所畏惧,一往无前。
九原之地,古称北疆之锁钥,曾是帝国坚盾,兵强马壮,粮草丰盈,民众安居乐业,一片繁华之景。
岁月静好,百载无战事,昔日雄壮的军事防线渐被疏忽,商贾南迁,城池之坚固亦日见颓势。
忽一日,狼烟四起,敌军铁骑如狂风暴雨般席卷而来,直指九原。
九原守将,忠勇双全,面对此情此景,疾呼:“吾城本有两个月之粮草,足以抵挡敌军,然郡守仁心似海,不愿抛离百姓于烽火之外,遂散粮于民,共度时艰。”
十日过去,粮草已罄。百姓无奈,捕鼠以充饥;鼠尽,又食草木,草木尽,唯有啃食土石,生命在死亡线上挣扎。
至第十五日,哀鸿遍野,死者无数。
守将心如刀绞,终下艰难之令,以死者之躯,救活残喘之人,以此延续城中微弱的生命之火。如此惨烈,城中存活者已是凤毛麟角,寥寥无几。
九原之地,昔日的繁荣化为悲歌,一片荒凉,唯有那份坚韧与悲壮,烙印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十日前,郡守忠魂陨落,壮志犹在云天,其英勇以身殉国,却未能实现宏图霸业;九原都尉,血染沙场,英勇捐躯,其豪情直冲霄汉,却未能再护家国安宁。
城池之内,百姓十有六七罹难,凄惨景象,令人心悸,非铁石心肠者所能忍睹。此乃影沥亲历,字字泣血,句句实言。
叛军南门之卒,畏惧幽帝虎狼之师,惧怕腹背受敌,无奈之下,只得撤围退走。
影沥目睹这一切,痛心疾首,即刻命麾下兵士,将九原之地的惨烈景象如实上报幽帝,以警示天下,铭记战争之痛。
此乃九原之哀歌,乃国家之哀鸣,亦是人间之悲哀。
烽火连天,生灵涂炭,世间悲惨之事,莫过如此。
以此为鉴,祈愿四海升平,永无战火纷飞,让天下苍生得以安居乐业,共享太平。
然北疆雄关,九原重地,忽遭贼寇铁蹄,烽烟滚滚,天地为之变色。
帝闻讯,龙颜震怒,心中却亦有几许无奈,毕竟九原险峻,尚未沦陷敌手。
昔日九原,乃人杰地灵之所,十五万烟火人家,军甲熠熠,一万余兵卒,壁垒森严,堪称国之屏障。
然经此两个月的战火洗礼,繁华尽成焦土,人口锐减至二万余,英勇之士,仅余两千,伤痕累累,血染黄沙。
帝哀痛不已,召集群臣,沉声道:“九原之战,虽保城池,却失民生,百姓之疾苦,皆朕之责也。太史公,你当如实记载,让后世子孙铭记此教训,勿忘历史之痛,以防患于未然。”
言罢,帝眼中泪光闪烁,群臣默然,感其仁德之心,更知肩上责任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