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钢钢居然一气呵成背诵出全篇!
李岩此刻呆了!
目瞪口呆!
呆若木鸡!
手中的大刀也抨击一声跌落在地。
张钢钢他居然!
居然张钢钢把李岩将军早年写的劝赈歌后半段,一字不落、流利自如地全背了出来!
李岩深知自己的《劝赈歌》颇负盛名,能背诵出前几句者都如凤毛麟角,孰料竟有人能全文背诵,且毫无差错,岂非应了“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之语?暂且不论是否如此,单就张钢钢刚才的表现,李岩着实惊讶不已,对他的好感亦随之飙升。
毕竟有谁不期望自己精心创作的作品能获他人认可呢?无论是画作、诗词,还是文章,谁不想自己的作品流芳百世、受人赞誉呢?
张钢钢继而赞道:“李岩大人此诗乃大人早年之作,我已诵读百遍有余,读得多了,自然也就理解了。我不仅能背诵,还时常温习,以免日久遗忘。”
实则,这也是天道酬勤之理。张钢钢穿越至南明之前,于业余和工作之余,酷爱阅读古代史籍,尤对明代、大顺军及南明史方面的著作和材料钟爱有加。此外,他在来此的三五天内,突击背诵了众多当时名人的诗词著作等。如今,这些都派上了用场,足见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之人。若无准备,即便机会近在眼前,或也会视而不见,甚至对其不屑一顾。
“张先生,您这又是何必呢?我所作之诗实难称佳作,何至于引得您通篇诵读至此啊!以您的才学见识,若将这些时间用于研习唐宋诗词、《古文观止》等经典著作,岂不是更有意义?”李岩满心疑惑地追问道。
此时此刻,张钢钢注意到李岩脸上紧绷的表情已经逐渐化解和消融。原来,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语竟能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既可伤人至深,亦能抚慰人心;既可融化那颗早已冰封许久的冷漠之心,亦能舒缓一个人极度紧绷的神经。哪怕这个人的心绪已然紧张到了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