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以后,伴随着边境紧张局势的步步升级,卫所制的日益废弛,募兵便作为兵力的重要来源;大规模的募兵,出现于土木之变后,盛行于嘉靖年间。
将领及民人自出赀财,募兵为营,随军报效,不但在此时被允许,而且还被鼓励,名之为“义募”。
但是,对于这种招募而来的军队,朝廷只给部分财款,剩下的要自行解决。
如何解决?要不然就是面子够大,背靠大树好乘凉,有一个好上司,给足银子,比如戚继光和他现在正在组建的戚家军。
要不然就是本身家族富甲一方,足够养得起一支军队,比如明末崇祯皇帝殉国后,南京京畿有江北四镇、荆襄有左良玉,拥兵近百万,但是这些士卒都是为将官个人效命的私兵。
但那是后话,此时此刻来讲,募兵制毫无疑问的为范凌恒带来了机会。
“你可愿意?”谭纶被胡宗宪举荐成为浙江布政使司右参政,任命在下个月便能下来,所以由他来直接询问范凌恒的意愿。
这笔经济账他和唐顺之都算的明白,本来六万匹布在市面上需要十八万钱的银子才能买到,即便是成批量购买,价格也得要六万钱银子。
可是从范凌恒这儿,只需要四万贰仟钱银子便可买到,省下来一万八千钱银子,即一千八百两银子,便能多募些兵。
按照当下最高的单兵军饷计算,戚继光如今正在义乌招募的士兵一个月十两银子,这一千八百两银子便能多募兵500余。
毕竟成本价拿过来的布料,给士兵折算时是可以按照市场价去算的。
而对于范凌恒来说,这无疑于给自家的棉布在大明内部找到了一个消化渠道,现在浙江一地有从军人十数万,一个月军饷支出最少也要十万银子之巨,假如他的廉价布料可以纳入到军饷内,毫无疑问这对范氏来说,是一个绝佳的机遇。
至于原本在这个系统内的布行会不会记恨,或者背地里搞什么小动作,范凌恒瞅了一眼对面四人,丝毫不担心有这个问题出现。
明末四大将,对面戚继光和谭纶就占了两,唐顺之是戚继光的师傅,卢镗虽然名气比以上三人稍逊,但现在也是从一品的大员。
而募兵制下,募兵与政府是雇佣关系,新招募士兵已不再像屯兵制度下,可以免户丁徭役和免租粮只免本身差徭,而能去当兵的都是冲着将领给的银子去的。
所以,士兵和将领的关系比屯兵制下的更为亲密。
在这种状况下,哪个将领不想多招募士兵打出漂亮仗来?
所以,得罪了范凌恒,便是动了对面四人的根基,动了带兵打仗将领的兵,便是哪天倭寇入侵,哪家布行或者哪家作坊不明不白的被倭寇摧毁,这也实属正常。
毫不客气地说,当下浙江,有以上四人罩着的范凌恒横着走都没事。
唯一一个真正意义上能压几人一头的胡宗宪也与范凌恒的关系交好,胡府偏厅内那颗闪闪发光的珊瑚树便是两人友谊的见证。
所以,范凌恒一口答应了谭纶的提议,不仅如此,他还表示范氏可以承接浙江一省所有在军饷上支出的棉布,价格可以在他说的七分银子上再优惠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