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了不了,下次有机会再去。”何雨柱抬头望了望那座楼房,微笑着拒绝了妹妹的邀请,然后转身离去。
易中海和他的妻子心情沉重地返回家中,今天的经历让他们颜面尽失。他们感受到了周围人的冷眼与嘲讽,心中五味杂陈。尽管他们想要为自己辩解,却发现根本无人愿意倾听他们的声音。
两人在心中暗自思量,为何形势会急转直下,为何那些邻居会转而支持何雨柱和他的妹妹。他们对此困惑不已,也感到深深的挫败。
“或许,我今天确实有些操之过急了。”周淑芬在冷静下来后,有些自责地开口。
她今日的行为无疑打破了自己长久以来维持的温和形象。在四合院里,她一直以一个和蔼可亲、善解人意的角色示人。她照顾年迈的聋老太太,无微不至,赢得了众人的尊敬和好评。
然而,今天的冲动可能让她的形象大打折扣。
在这个时代,一个女性的名声和形象至关重要,周淑芬深知这一点。
她不仅因为自己是易中海的妻子而受到关注,更因为她在四合院里的良好表现而赢得了大家的认可。
尽管没有孩子,但周淑芬凭借着她的善良和贤惠,在四合院里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这也是她能够影响何雨柱,甚至让他在与易中海的争执中最终妥协的原因。
名声,对于一个人而言,是品质的象征,是社交的货币。
在这个注重名誉的年代,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名声,往往愿意付出巨大的代价。
秦淮茹便是如此,她忍受着婆婆贾张氏的苛责和欺辱,只为了维护自己在四合院里的好名声。
她深知,只要她继续照顾好孩子,尽好儿媳的本分,就没有人能指责她。
秦淮茹之所以愿意忍受这一切,是因为她明白名声的重要性。
在这个传统的社区里,一个人的名声往往决定着他的社会地位和人际关系。为了自己和孩子的未来,秦淮茹选择了默默承受。
贾张氏对待秦淮茹的态度极为恶劣,动辄打骂,这在院里已是人尽皆知。
秦淮茹为了博取外界的同情,很可能在工厂里也散播了这些不幸的遭遇,使得许多人对她产生了同情之心,甚至有人站出来为她打抱不平,给她出主意。
其中,提及最多的建议便是关于工作岗位的分配问题,秦淮茹很可能也认识到了这一点。
更有人提出,应该将贾张氏送回她的农村老家,因为贾张氏本来就是农村户口,在城市里并无稳定的口粮供应,这个提议看起来合情合理。
再谈及贾家的三个孩子,轧钢厂这样的大企业,为了解决员工子女的看护问题,通常会提供托儿所或幼儿园的服务。因此,贾家的孩子们其实并不需要贾张氏这样的长辈来照顾。
如果贾张氏愿意稍微努力一些,效仿其他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赚点外快贴补家用,那么贾家的经济状况或许会有所改善。
又或者,如果贾张氏能更明理一些,不再强行向秦淮茹索要那微薄的养老钱,秦淮茹也就不必为了这些钱而四处奔波求助。
但遗憾的是,贾张氏既懒惰又贪吃,这无疑加剧了贾家的生活压力。
尽管如此,秦淮茹还是选择了容忍,没有将贾张氏送走。
如果是其他故事中的女主角,例如《人是铁饭是钢》中的梁拉娣,可能会毫不犹豫地采取行动,让贾张氏离开。
然而,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思考,如果是梁拉娣处在秦淮茹的位置,或许贾张氏根本就不敢如此放肆。
秦淮茹的这番选择,可能并不仅仅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名声,更多的可能是出于对家庭整体利益的考虑。
这种利益可能涉及到工作、家庭地位,甚至是与贾家长远关系的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