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七章 敢作敢当(2 / 2)岱海首页

但他并不后悔,全然没有当初斩杀木子伟时的来回犹豫,或许这也是一种成长吧!

“呼哧…呼哧…呼哧……”

程风游无力地垂着右手,左手拄膝,躬着身子,大口喘气。

半空中,“卍”字佛印发出最后一次爆闪,化作佛光碎屑,飘扬洒落,与金汤一同消逝,仿佛二者都未曾存在过一般。

“呼…呼……”

片刻过后,程风游方才勉强平稳住呼吸,缓缓直起身,往华服青年的尸身走去,他要尽快收回破魔剑,此剑在外界多暴露一刻,就多一分招来风险的可能。

至于他为何要亲自走过去,单纯是因为破魔剑召之不来!

“道友的这把剑,大不简单呐!”

审源的情况要比程风游好上许多,只是脸色略有些苍白而已,所以他有多余的闲暇仔细观察,此刻正神色古怪地远远盯着,插在尸身上兀自喷吐杀气的破魔剑。

“略有机缘罢了,不值一提。话说回来,这人我杀了,在大师面前造下了杀孽!大师该不会趁此机会,要把我除魔卫道了吧?”

程风游头也不回,一边打着摆子向前走去,一边半开玩笑地回应道。

“那倒不至于,道友与殒命剑下的天妖宗施主,孰为善,孰为恶,小僧还是分得清的。只是这把剑杀气太重,业力极深,小僧担心道友能否承受得住。倘若道友有心放下屠刀,可随小僧走往祯旦禅寺一趟,寺内自有洗孽除业,解脱之法。”

审源双手合十,诚挚说道。

“大师的善意,在下心领了。不过,在下另有要务,暂时不便拜访。假若他日,我以此剑滥杀无辜,大师尽可找我算账,杀我渡我,都无所谓。”

程风游终于走到了华服青年的尸身前,伸出左手紧紧攥住破魔剑将其拔起,往自己胸口一刺,破魔剑随即发出一声刺耳的尖吟,像是在骂骂咧咧一般,心不甘情不愿地缩成芝麻粒大小,钻回了丹府之中。

“此剑背后的因果干系重大,若是过早现世,消息流传到图谋不轨者耳里,不知会掀起多少腥风血雨!审源大师,看在今日你我同生死共患难的份上,大师可否替我保守这个秘密?”

程风游收回破魔剑后,转过身,神情庄重之极,看向审源。

审源与他目光相对,二人都在展露并审视彼此的诚意。

一二息后,审源轻叹一声,唱了一句佛号,“阿弥陀佛,我佛慈悲。小僧相信道友不会滥杀无辜,所以愿意替道友保守今日秘密。出家人不打诳语,此剑之事,小僧绝不透露给第三人。”

“不过,道友可否满足小僧的丁点好奇。小僧刚才猜了好几种可能,都没有十足的把握能够确定。此剑,到底是为何剑?”

审源眨了眨眼,略有些憨头憨脑地问道。

程风游张了张嘴,以口型无声吐出三个字——“破魔剑。”

“哦,原来是……”审源同样没有发声,以口型吐出三个字。

但在程风游看来,审源口中的那三个字似乎不是“破魔剑”,而是其它的什么东西。

“算了,管他猜的是啥,反正我又没瞒他……”

程风游如是作想,微笑点了点头。

审源同样微笑点头,场面其乐融融。

“接下来,大师有何打算?”

程风游服下数粒丹药,边调息边问道。

“小僧打算留在此地。”

审源挨个检查众村民的情况,每检查完一人,便往那人怀里放入一袋米以及一袋银钱,在刚才的大战中,村子内的屋舍惨遭殃及,毁坏了大半,银钱便是赔偿。

“天妖宗的两位施主殒命于此,天妖宗绝不可能轻易罢休,必定要追究一个说法。假如不说清楚,恐怕这些凡人村民会遭受不公对待。”

“道友如果不方便留下,可以先行离开,不必担心小僧。小僧之前留了一手,暗中施展了留影之术,能够证明是那位施主害死的同门,并且想要杀小僧灭口,小僧乃是无奈之下,被迫还击。嗯,道友的戏份,小僧可以从中删去,此事小僧一个人扛就行了。”审源自顾自说道。

“呃……在下冒昧问一句,大师你这般算不算打诳语?”程风游闻言,眯了眯眼,饶有兴致地问道。

“当然不算。要说谎的那部分,小僧不答,不就是了。”审源一本正经地回答。

“好吧……那我也留下好了!既然敢作,就得敢当!”

程风游哑然失笑,摇了摇头,随后摆出一副商量的姿态。

“不过,咱俩需要统一说辞,之前的没变,是那华服青年害死的同门,然后想要杀我们灭口,我们被迫还击。大师你不惜消耗重宝,挡下了华服青年的攻击,为我创造机会,最后我出其不意,一剑斩杀对方。对了,大师你得把留影术的后半段删掉,从涉及我那把剑的部分开始,统统删掉。”

“如道友所愿。”

“多谢大师。”

“大师之前所言经文,在下听后,心中尚有几处疑义,可否请大师再详解一番?”

“自无不可,道友请言。”

二人商量完后,竟又开始参禅论道起来,聊得颇为投机。

程风游不禁感叹:“今日有幸得遇大师讲经说法,令在下想起了一首前人诗作,可谓不谋而合——因过山村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值此一遇,不虚此行!哈哈哈哈!”

“道友过誉了,只要不是‘终日昏昏醉梦间’就好。”审源含笑回应,仿佛他俩真的只是在山间偶遇,相谈甚欢,而非刚刚历经了生死之战,险死还生。

……

……

附注: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此诗由唐代著名诗人李涉所作,本意是淡泊名利。

后世有一名书生,到山上寺庙游玩,寺中和尚见他有些名气,便一直请他题诗,他烦不胜烦,于是把李涉的诗首尾颠倒,题了上去,变成了讽刺。

偷得浮生半日闲,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终日昏昏醉梦间。

这个掌故,算是某种文人雅趣,是我从南怀瑾先生的全集里看到的,本章引来博大家一笑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