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章不会打仗(1 / 2)我在水浒当泼皮首页

杀了县里的都头,无异于杀官造反。

之后半个月,张安只撒出了暗哨打探消息,没有领大队人马下山。

就连二龙山的守备巡逻也提升了一个等级。

毕竟谁也不知道官府会不会发兵征讨。

紧张的情绪弥漫着,整个山寨有点人心惶惶。

直到下山的小喽啰传回山东境内各州县发下海捕文书,缉拿晁盖几人的消息时,张安才隐约松了一口气。

生辰纲失陷,蔡太师和梁中书怒火中烧,严令辖地官府限期破案。

眼下破获生辰纲失陷案才是工作重点。

与之相比,死了一个都头就算不得什么大事了。

如此,张安才敢派小队人马下山试探。

试探几次之后,没发生什么意外,张安又开始活动。

不过活动取得的效果却两极分化。

下河村已经彻底成了山寨的后花园,地下根据地。

上河村村民对二龙山也是感恩戴德。

在大王庄和小王庄,张安却遭到了冷遇。

村民们知道二龙山义匪对百姓秋毫无犯,却是敬而远之。

甚至发钱派粮进行的也不顺利。

终究是杀了县里的都头,村民都担心被治个私通土匪的罪名,遭到牵连。

这天,在小王庄被村民礼送出村后,陈达收起笑脸,面若寒霜,咒骂道:“不知好歹,愚民!”

张安心里也不畅快。

不过他知道百姓的顾虑也是人之常情。

若非逼不得已,哪个清白良民愿意和杀官造反的土匪同流合污。

毕竟义匪也是匪。

如果朝廷追究,土匪们大不了退回去二龙山,依靠天险还能跟官府周旋。

村中百姓只能自认倒霉。

百姓怕土匪,但更怕朝廷。

土匪逞凶,所凭借的无非是武力。朝廷威望,依靠的是日积月累的影响,百年来已经深入人心。

哪怕赵宋军备松弛,对外战争只败不胜,可赵宋的统治还稳,朝廷的大义仍在。

“还是需要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张安目光坚毅,自言自语道:“那种和官府光明正大两军对垒的战争。”

不是龟缩在二龙山上,取巧得来的小胜。

要让二龙山附近,乃至整个青州官民都知道,二龙山有正面硬撼甚至击败朝廷的实力。

拳头大了,说话的底气才足,分量才重。

张安这边还在计划着,不想刚瞌睡,枕头就送上门了。

原是杨志入伙二龙山的消息走漏了风声,作为生辰纲失陷案的重要嫌疑人,青州府派来的三百厢兵此时已经到了县里。

算上县衙官兵,合计有四百多人,对外号称五百人马,不日讨伐二龙山。

张安紧急召集小头目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