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前,齐国京都景鸿楼,夜色笼盖四野,花楼灯火通明,
楼中往来商客繁多,也多有朝中官员来往,
礼部,工部,吏部,朝中六部侍郎来了三部,还有一些零零散散的京官也在夜幕遮下后来到了景鸿楼。
接待这些官员的可不是什么老妈妈,一位上了年纪的中年男子早在门前侯着,那些莺莺燕燕的都打发了去。
来客直接被引上三楼,三楼并不对外开放,是景鸿楼的自留地。
一眼望去,三楼坐着的官员,大大小小的得有三四十人。
或坐,或立,或饮茶,或吃菜。
待到人齐,宴席开始,但是这举办宴会的人却迟迟不见踪影,
人死了,就在景鸿楼三层一间房中,
待到发现主家死了,这迎客的管事,立时就要报官,但楼上官员众多,如何能够放任其乱来,
那些带出门的小厮被景鸿楼的人安排在了别处享受,这些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官员也只得亲自下场拉架,好说歹说的稳住了这楼中管事。
死人,对于这些官员来说并不会是什么事,但人死在了景鸿楼,还是他们旁边的房间,那这嫌疑不得不放到他们身上。
在大齐当下这个敏感的时期,那个官员敢担上这责任,那不是妥妥的官途受损,
到了这时候,大家也都缓过劲来,这场宴会怕是有人设局在坑他们,但他们想不明白,是谁要这么干,
除了抹黑他们的名声,似乎没有什么其他用处,
而这些能够应邀来这景鸿楼赴宴的,大多都不是什么爱惜名声的清流,不说声名狼藉了,但大多数干过的事情放出来,那大齐百姓高地得骂上一句狗官。
一群人想着将事情掩盖过去,这死人也不是京都里有头有脸的人物,能够将这些官员邀请过来,也是花费了些心思,收集一些各个官员的软肋,这才逼得对方放低身段。
不过这京都中种种传言,说这景鸿楼是景王的产业,还说的有鼻子有脸的,光看着景鸿二字,还确实有些道理。
这被稳住的楼中管事,自说自己有些关系能够将事情摆平,绝不牵连各位前来参加宴会的官员。
都是老狐狸,岂能不读聊斋,这管事说的话,那半点都不能相信,
好说歹说的,这景鸿楼管事嘴巴硬的很,
转念一想,自家把柄早被拿捏了,在多上一件也去不可,
最后这些空口白话应承下来的官员,一脸扫兴的离开。
原以为这件事便如此结束了,只等以后有人拿着把柄前来要求办事,结果第二日这中年管事也死在了景鸿楼三楼,
这事情闹得京都满城皆知,结果这景鸿楼的客流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大大增加。
而京兆府也没有人报案,那些个提心吊胆的官员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