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章(1 / 2)七大娘首页

七大娘的一家是幸福的,一生也是不平凡的。自从嫁给了苏大生,来到这个黄河滩区的小农村,50年来和苏达声相依为命,养大了拉扯了六个孩子,把孩子一个一个地拉扯大一个一个成人立家,又一个一个地把他们送到了学校完成一定的学业,参加工作,报效祖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她和老公一生的心血,也是他们辛勤劳作、艰苦奋斗的结晶。虽然现在的生活好了,有钱花了,孩子一个一个地长大成家立业,都有吃的有喝的,这是七大娘打心眼里高兴的事。七大娘和苏大生一生奋斗,共同建立这个家庭,七大娘从来都没有怨言,也非常感谢这个老苏家的一大家子人。老公苏大生对他的忠诚、热情和拥戴,孩子们的懂事听话,他们相依为命。他们吵嘴的时间很少,只顾在地里劳作着,有时孩子在外边工作,也时常挂在心上,没有一时不操着心。几个孩子非常小,都非常听爸妈的话,齐大娘也从来没有打过孩子骂过孩子,总是耐心地开导教育,耐心地呵护。哪个孩子的事情,在七大娘心中都一样,心痛担心怕吃饱穿不暖。七大娘是一个爱操心的人,有想法、有理想。七大娘孩子们的顶顶梁柱,也一位可爱的母亲,有拚劲的母亲。七大娘是一位把工作处理地头头是道,把难题问题逐一的解决掉克服掉平凡的人。再多么困难,问题再多都最终解决了问题。七大娘从生产队的计工员到小会计,到当过村里学校开办夜校扫盲班的小教员,以及后来村里的妇女代表,妇女主,在哪个时代众妇女当中是一个佼佼者。七大娘是全村两千多口人当中,妇女模范带头人,受到老苏家三百多口人的认可,受到全村人的认可。在全村党员的拥护下,在党组织的关怀下,这位妇女当中为数不多的一个佼佼者,被党组织吸收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现在已有二十多年的党龄。她的心劲十足,艰苦奋斗的精神,吃苦耐劳的作风,雷厉风行性格,是她一名普普通通党员的写照。村里的一些小事情大事情,七大娘十分关心,无比热情,总爱跑前跑后,总是想着别人,最后才是自己。

在苏大娘的同龄人当中,无不佩服她的胆略,她的勇气她的智慧她的手段。虽然当时七大娘一家,受到公公苏老爷子的照顾和关怀才生活过来,没有苏老爷子当时村里的小学公办教员每个月三十多块钱的工资到后来涨到一百多块钱的工资维持他们家庭,他们会更辛苦。

七大娘永远都怀念公公的恩,总不忘在苏氏家家谱上上香跪拜,带领孩子们到祖宗坟上祭奠上些纸钱。七大娘还是孝顺媳妇顾全大局的女人,那些年代是不见的。七大娘只要一有时间,都去打工,零工、短工,争30、50的/天也干,是个非常顾家的人,把自家的地种好,多打粮食,收成都比别人家的多。七大娘敢上家里有劳动力的光景,其还到外地工地上去挣钱,和苏老大一起外出干活,给苏大生的木工班组拉钢管,送木头收拾杂活,还给工友们洗衣买饭。七大娘因孩子多孩子小干上两月就自己先回村收秋种麦,基本上每年七大娘两口也有数万块钱的收入。就是后些年来,三儿子苏雷有工程了还在自家儿子工地上干,儿子心痛她几次被儿赶回老家来。苏大娘也从来不闲着,干活的命,操心的命,这一点孩子们最清楚,看在眼记在心里,成为了激励孩子们成长创业发奋力拼搏的动力。

七大娘家里的活她第一个承包了,一切都是为了家庭,为了孩子,为了事业,为了有一个将来幸福的生活。他和苏大生两个人的愿望实现了,建立了一个美满的大家庭,闯出了一个新天地,渡过了孩子多生活苦的人生难关。

七大娘从来没有忘记以前的辛苦和努力,只有努力才有美好今天的这个家庭。七大娘现在虽然岁数大了人变老了,但却从她布满笑容的脸上,不像六十多岁的人。七大娘身体那么健康,身材那么匀称漂亮,穿戴整齐,干净利索。她心态和心情那么平和,性格那么要强,从不甘当落后,只要能做到的拚了命也要干,不管成功还是失败,永往之前。但成功只与勤奋努力交朋友,七大娘的勤奋努力精神,才成果丰硕。

七大娘的大儿子苏金的养殖场、蔬菜大棚、承包种地才刚刚刚开始,十多头牛、两个大棚、几十亩地就把苏金忙的不可开交,七大娘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以有时机,七大娘是有想法的,七大娘时关心着苏金的能力以及目前的相关政策。七大娘目前的情况是要把家庭会上定下来盖房的任务做了,一步一步去落实。

七大娘骑自行车、开电动车是位好手,开的非常好,有驾驶证的小伙子们孩子们都没他开的好,几十里地的路,办事说走就走,雷厉风行,七大娘从地里捣腾粮食,捣腾庄稼,再累也不叫苦。她的时间白天总比夜间多,晚上十点以前都是工作时间没有停过,早上四点以后就是上班时间从不多睡一小时。这样的努力奋斗、努力拼搏才能取得收获,才能获得经济来源,为孩子的上学、盖房子、结婚垫定基础。要不是党的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取得今天的好家景真的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