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7章 挫败阴谋(1 / 2)红楼叙春秋首页

贾宝玉的心情像春天的蜜蜂,游荡来,游荡去,

见秦钟也觉得这书是本好书,他觉得内心有了共鸣,“当年阮步兵写了那么多诗,没有人懂,今儿我发现一本好书,才那么些日子,就有那么多人知道我,呜呼,此生不虚矣!”他拉了拉秦钟的手,秦钟的脸红了:“拉拉扯扯的做什么?”

宝玉笑道:“你让子期听见伯牙之琴声,心中不高兴么?”

秦钟的目光冉冉而动,随后又转了头:“你纵是子期,我也无操琴的能为。”

“你这是嫌我了?”

秦钟低首:“我是寒门出身,怎敢和你这公侯子弟并肩称知己?”

宝玉道:“富贵不过国贼,功名亦是禄鬼,我倒不巴不得和你一样干净。”

秦钟听他这般说,红着眼道:“你说得可是真的。”

“千真万确。”宝玉握着秦钟的手,拿住了他系在脖颈上的通灵宝玉,“这是我娘胎里带出来的,他最不会骗人。”

秦钟潸然泪下,宝玉也喜乐成泣。

不提。

且说杨缓和贾琏、薛蟠、贾蓉一行人在饮酒做乐,薛蟠因为识字不多,那酒令行得粗鄙不堪,不好在杨缓面前卖弄,见他闷葫芦似的,贾琏奇了:‘今儿,你是怎么了?’

薛蟠说身子不适。

几人照旧是一醉方休,酒兴上来,难免指点一下江山,贾琏最喜欢说,可在杨缓讹夺里听着未免可笑,比如说这锦衣军的指挥使被抓,是因为丢失了御赐的九龙杯。

贾琏讲起这个,薛蟠说了:“说起这个,我倒是知道些别的,这九龙杯是窦仲拿的。”

“这窦仲是谁?”

薛蟠见表演的机会来了,便说这窦仲是江湖上大名鼎鼎的盗神,是只偷官宦人家。

杨缓也不知这消息从哪儿传来的,但他知道根本没九龙杯的事儿,戴权就带了一张圣旨,那初晓就俯首认命。

抓人有时候就那么朴实无华,你以为是两大高手决战紫禁城之巅,其实就是一张圣旨,这初晓就黯然离场,结果好点,退隐,结果差点,五马分尸。

不可能有别的结果,这初晓得罪的人实在是太多,甚至杨缓都不大喜欢这个指挥使。

“一轮明月照窗下~”

杨缓正潇洒唱戏,忽然有人报说北静王来了,杨缓心中闪过一丝不好。

秦可卿,北静王......

这北静王什么意思,怎么偏挑这可卿的生日来。

一看到水溶,杨缓就想到了他的姐姐,水澹月,心里便觉得这王爷不简单,穆圭死后,这水溶就是大尧唯一的异姓王了。

这么多年稳坐钓鱼台,这水家自然有不凡之处。

寒暄了几句,水溶就说明了来意,他对杨缓曾经对钱乐广所说的那一派的经济学问很感兴趣。

“这铸币一说,也不是新鲜的玩意儿,举凡国家穷困之事,就有行钞法,铸大钱这两个法子,所谓行钞法,就是纸张,大概就是盐引一类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