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1章 李纨遇缓死灰复燃,宝玉看书初试云雨(1 / 2)红楼叙春秋首页

杨缓带着贾元春有喜的好消息来了荣府,王夫人听了,欢喜不已,岳母看女婿,越看越顺眼。

其实王夫人长得不差,岁月在她脸上更多体现的是韵味,而不是老气。

就事论事,杨缓绝不是有什么别的想法。

那边传来了消息,说王熙凤小产,王夫人让太医去看,回来报说无大碍,需要静养。

王夫人看着李纨道:“看来事情还在你身上。”

李纨在一旁垂手颔首静立,她恰巧看了杨缓一眼,杨缓也看了,李纨忙低下头,见此情况,杨缓心中莞尔。

“她对我还是有几分意思的。”

杨缓请安而去,李纨静言思之。

她确实对杨缓有些好感,杨缓给她带来了父亲可能回来的消息,还有那一份年少慕艾的心境,从前自丈夫死后那被礼教拘束的内心,渐渐活络起来。

贾政在屋内摆了酒,牡蛎火锅,咕嘟嘟腾着热气,鲜香扑鼻,四周摆着燕窝、火腿、猪肉烧麦、鹅油煎饺、那白白的肉,是冻了的猪肉,切成薄片,往锅里一涮,又滑又嫩。

贾政毕竟年纪大些,吃不动,只得喝些淡酒,贾宝玉也不是很吃,一旁的贾环,倒是有吞吐天地之志,见他能吃,脸上带笑。还给贾环夹菜。

一时酒阑灯灺,杨缓去小歇片刻,贾政让宝玉去找杨缓致谢。

宝玉方进去,就见杨缓把一本书藏在了身后,问道:“谁?....原来是宝玉。”

宝玉有心杨缓身后的物件,说了感谢的话,便问杨缓手里拿的书是什么,杨缓笑道:“无非是《中庸》、《大学》。”

宝玉道:“莫非是宋版的宝贝?”

杨缓笑而不言,宝玉便道:“姐夫,你便和我说,我,绝不告诉别人的。”

杨缓道:“也好,这书真真是本好书,”说着,把身后的书递了过去,宝玉接过手,抬手一看,封面上写着四个大字:

霸王别姬。

翻开了几页,只觉这故事别开新面,竟是讲戏子的,看了几页,对杨缓道:“真真是本好书。”

杨缓道:‘我也不急,你自个儿看吧,看了还我。’

宝玉自然是万谢,杨缓笑笑,待夜再深些,杨缓去了宁府一遭,贾珍说是睡了,杨缓悄悄见了一回尤氏。

尤氏说了相思的苦处,杨缓捏了一把她那叶底芙蓉,她又浪笑起来,只是为了王熙凤那小产的事儿,谨慎了不少,外头夜气盘旋,杨缓也没有肆意,轻轻亲吻了一遍,步履从容而去。

哇的一声,夜游的鸟飞过,自上次因为抓赌的事儿而整治后,荣府的夜晚安静了不少,尤其又是冬天夜里。

宝玉饱览着手中话本:“蝶衣一片痴心,段小楼却娶了菊仙,真是可恨,蝶衣这般的尤物,只该一心依着他。”待到看到蝶衣为了报复段小楼,而委身袁四爷时,不由眼含热泪:“我早知道,我早知道,活该,这段小楼活该。”可又忍不住为蝶衣的自残而神伤。

故事设定在前朝末年,宝玉本以为随着太祖爷进京,蝶衣和段小楼能有个好结局,不想竟然是....

听得这抽泣之声,床榻下睡着的晴雯,爬将起来,掀开杯子,只见杯子内一盏羊角灯,宝玉在里头,眼睛肿得如红桃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