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衣谈 千年穿衣文化(一)(1 / 2)千年笔谈首页

传言,黄帝妻嫘祖最早养蚕缫丝。由此丝成为人们主要衣着原料。在一些商代墓葬出土的青铜器表面,经常粘附有丝绸残片或带有布纹痕迹。

根据文献和出土文物分析,周代已有完整的冠服制度。首服有冕、弁、冠、巾、帻多种。冕是王公诸侯的首服,冕前有旒,因爵位高低而有多少之别。弁是天子至士的常礼之首服。冠是有一定身份人常戴的首服,儿童成年时要行冠礼。因当时人皆束发受冠,以笄和簪束发成为惯例。笄和簪因时代不同在质地、式样、纹饰上都有变化。

一般人则戴巾帻。天寒时则有皮制冠,下雨有用莎草制的笠帽。平时也有只用笄簪束发,或以飘带束发。一般服饰是上衣下裳,上衣右衽,由胸前围包肩部。

春秋战国时,贴身上衣称“亵衣”,又称“私衣”、“泽衣”。罩衣称为“裼”,有纹饰。裼衣外再加一层外衣,称为“正服”。

鞋有屦、履、踺、靴等;袜子又称“足衣”,以熟牛皮制成。古人以跣足不着袜为至敬有礼,登席时必须脱袜。

西汉时称帽子为“头衣”或“元服”。贵族的头衣为冠、冕,平民的头衣为巾、帻。

贵族男子20岁左右要举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同时戴冠也是贵族身份的标志。贵族的冠,是用冠圈套在发髻上。将头发束住,冠圈两旁有两根丝绳称作缨,用于在下巴下打结,把冠稳固在头顶上。汉代皇帝、诸侯所戴的礼冠称冕旒,沿用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