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降大任于斯人,郑少卿的心头感受最多的并不是欣喜,一种沉甸甸的责任突然压在了他那显然没有历经过多少风雨的肩上。这令他有些局促难安甚至诚惶诚恐。
一段时间来,他接连高密度地主持召开了不少的会议,主要是研究企业的生存发展之策,脱困变革之路。过度的劳累,使他有一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都是明摆着的,有些问题并且是十万火急。
市场下滑,产品积压;材料价格暴涨,生产成本剧增;社会保险拖欠,队伍稳定性差;融资、担保风险压力加大,企业正处于风口浪尖。
当务之急,郑少卿急于寻求工作的突破口,就是要在乱麻堆里首先理出一个头绪来。然后,按着这个理出的头绪再去顺藤摸瓜,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一项一项地去进行攻坚。
面对这样一个极其复杂的局面,说实话,郑少卿的确有些力不从心。他甚至一时不知道究竟该从何下手。
既然命运把他安排在了总经理的位置,至于能否胜任,能否担当,能否作为,关键看他的定力、能力和魄力了。
郑少卿知道,真正考验他的时刻到了。在他身上,可以说寄托着大家所有的期待和希翼。
郑少卿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提升产品质量上。一段时期以来,产品质量出现了严重滑坡,客户纷纷退货甚至出现索赔现象,这引起了郑少卿的高度重视。
在郑少卿看来,一个不注重产品质量的企业势必会成为一个走进死胡同的企业。星光的市场调查,也充分暴露出很多的质量问题,那就是先前被市场和客户追捧的品牌产品不再受到市场的认可和用户的欢迎,根本的问题在于质量出现了严重的滑坡。
放眼全国,在同质化产品竞争异常激烈的形势下,轮胎生产制造加工类企业多如牛毛,如果因为质量原因毁坏了企业的声誉,丢失了员工的饭碗,甚至将企业推向频危的绝境,那是得不偿失的。说得更严重一点,那也是一种犯罪!对此,郑少卿看得十分清楚,也更加心急如焚。
他想起在读过的一篇文章中介绍当年的海尔总裁张瑞敏,创业初期,因为产品质量不过关,当众怒砸冰箱的事。他还想起格力总裁董明珠在抓质量上要求零缺陷、零容忍的霸气要求。郑少卿觉得,是时候应该在全公司范围内刮起一场质量风暴了。再不重视产品质量,任由这样粗制滥造下去,不仅仅只是市场份额锐减、市场迅速萎缩的问题,而且意味着企业已经走到了末日边缘。既然自己接过了这根责任的大棒,那么,就要把它挥舞起来,采取一切尽可能地措施,迅速扭转质量滑坡的被动状态。
郑少卿抓住了一个契机。
两个月前,从北方市场反馈回来一条信息,一辆在高速公路正在行驶的大拖挂货运车突然出现爆胎,大货车失控后一下子冲下了高速,幸亏被高速路基下的一棵大树拦挡了一下,但还是悬在半空中。万幸的是,货车司机只是受了些轻伤,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满车的货物由于惯性的冲击力散落到四面八方,现场一片狼藉。
货运车使用的就是星光公司的品牌轮胎。
客户投诉后,大量的现场实物图片引起了董事长和郑少卿的焦虑。董事长授权由郑少卿代表公司赶到北方客户那里全权协调处理此事,并赔礼道歉,承担了因为质量问题爆胎造成的一切损失。
郑少卿之所以想抓住这个质量案例在公司内进行大力整顿,目的就在于重新唤起全员的质量意识。他安排技术部门、质检部门、车间多部门联动举办了质量问题图片展,让处室人员、一线员工分别参观。然后,让大家都写出心得体会。在此基础上,从产品的工艺性能等若干个方面进行问题产品的集中“会诊”。同时,进一步加大了对一线员工的操作技能专题培训。先后集中组织开展了旨在提升质量水平的各类技术比武,营造了浓厚的质量氛围。
郑少卿紧接着着手的第二个问题就是打开市场链。
他深知,经营工作就是一个“牛鼻子”,只有善于牵好这个“牛鼻子”的人,才能真正地驾驭市场。面对经营业绩不佳的现状,郑少卿在综合考虑的基础上,果断地撤换了原国内业务部部长江一平,考察并大胆启用了很有些经营头脑的古萧风为国内业务部部长。
经营企业,从来都是一柄双刃剑,质量决胜市场。由于在抓质量上引起了高度的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短时间内产品质量有了很大提升,市场和客户群再次对星光的产品表示了青睐。
郑少卿紧悬着的一颗心总算有了些微的平静。最起码,自己辛辛苦苦抓得一些工作没有白费力气,收到了一些显而易见的成效,这还是令他相当欣慰的,工作也更加有了底气。
一直以来,原材料市场价格都在持续上升,这让郑少卿很有些头疼。原材料涨价,直接导致的是成本的增加。有时候,有的主要原材料一夜之间会上涨八九千元,这样一来,就会严重地影响到本来就很薄弱的利润空间,增支减利因素十分明显。由于原材料价格暴涨,星光半年来的直接采购成本就增加1200多万元。郑少卿把目光又紧盯在了降低采购成本和生产成本上。他必须强迫自己努力成为一名懂经营会管理的行家里手,不这样做,不在降低成本上下功夫,企业就相当于白白地替人家打工。
任何一个企业,要想成功逆袭,也大抵都是走过这么一段艰难的路程。只有大力地降低成本,消化增支减利因素,实现科学精细管理,企业也才能见到效益。作为总经理,这是他首要考虑的事情。
郑少卿紧盯采购不放松,他不允许再有过去那种暗箱式的操作。他的要求既简洁又明了,一切阳光操作,比质比价采购,谁在工作中出现问题,将严惩不贷。
铁的纪律,带来的是好的气象。违规采购、有章不循现象从根本上得到了遏制。郑少卿算了一笔账,掐住了采购的“命门”,一个月至少可以节约采购成本60万元,这的确不是一个小的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