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章 雒阳县里十万户(1 / 2)魂穿汉灵帝:数说三国首页

公元189年6月4日,洛阳城,南宫嘉德殿

我连续看了五天的奏议,只能勉强将前一天的全部奏议给简单过了一遍,终于体会了一把古代皇帝的不容易。

县级奏议自然是最多的。

县令到任时手上一般有三个空白的奏议竹简,这些奏议竹简自然不可能一直留着不用,毕竟奏议除了上奏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外,还可以上奏自己的施政方案,甚至委婉的表达自己的施政成就,如果一直留着不用,反而容易被朝堂忘记。

我看到的问题,都是天灾人祸之类,占的比例并不大。

更多的还是施政方案,开荒造田、鼓励生育、兴修水利之类的一大把,甚至还有祭祀古人、参拜天地的奏议,算是委婉的表达自己治下很好,想要感谢上苍。

县里的奏议送到郡里,郡里无论有没有处理意见都会再撰写一份奏议,然后捆绑在一起,送到九卿或者尚书台。

郡里有处理意见的,自然是将自己的处理意见写出来,再歌功颂德一番送到尚书台备案,刷刷存在感。

郡里没办法给处理意见的,也要将原因写清楚,甚至给出处理的思路,再送到对应的九卿那里进行定夺。

105个郡级、1180个县级,每天送往九卿和尚书台的奏议都是数以百计的,再加上九卿和三公的处理意见,每天送往尚书台的奏议竹简都得上千份,工作量非常大,后来只能再增加两位尚书。(《后汉书·百官三》:世祖承遵,后分二千石曹,又分客曹为南主客曹、北主客曹,凡六曹。)

尚方那边也必须安排上百人才能满足如此大的竹简需求。

这也让奏议成为地方官员晋升的最重要手段。

在确保能完成三赋征收任务的基础上,奏议中表达的思想是九卿、郡守和县令被择优升迁最重要的参考依据。

尚书台每天收到的奏议竹简都有几百上千个。

我自然不可能每卷都翻开来查阅,尚书台有36位侍郎,他们负责抄录这些奏议的概要,一个奏议往往只有十几个字。

例如冀州刺史贾琮的奏议,最后的处理意见是常侍曹尚书给的,他让地方郡县加强守备,抄录的时候就变成“冀州刺史贾琮请剿黑山贼公卿难定御批郡县固守备”。

这样我查阅起来就方便很多。

侍郎抄录用的竹简是宽二尺、长五尺的大型竹简,每条能抄录一个奏议竹简,每个可以抄录约一百个奏议竹简。

我每天都得花两个时辰翻阅十来个抄录竹简,哪怕大部分只是简单扫过,也要平均二十分钟才能看完一个抄录竹简。

完全想象不了嬴政、刘邦他们是如何做到每天看两三百个奏议竹简的,而且还得给处理意见,估计得花六七个时辰吧。

做好皇帝真是不容易!

我打算以后隔几天看看那些尚书台给意见的奏议就行,其他的奏议只能抽查看看就好,真心没办法全部都翻阅。

今天我打算给自己好好放天假,去西园逛逛。

至于去西园,当然不是要去开派对。

雒阳县的案比试点结束了,我得过去守着收尾的工作。

十常侍这段时间的工作热情那是相当高涨的。

六千宦官和羽林军也成了机器人,哪怕早出晚归,回来后还要加班到深夜,九天高强度工作下来竟然也没人掉队。

成果自然是非常喜人的。

二等伯爵2个,三等伯爵15个,各等子爵987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