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命运的转折(28)(1 / 1)椟还珠首页

深汕粮库项目本来是我的强项,二十年前就干过。所以轻车熟路。这次周六没有响应工务署的召唤,连志刚很生气,我也很生气。连志刚责备我为什么不去工务署,也不接他的电话。我理亏就没有回。我生气在于我是员工,不是机器,从大鹏到福田交通不便利,通勤时间长,为什么不安排附近的同事?即便安排我,为什么不调动下我到近一点的项目上?

后来我从杨荣兵的三言两语、片言只语才知道,原来黄晓辉要蒋博士过来管结构和岩土,蒋博士一方面缺乏实战经验,理论指导实践有些不足,力不从心。另一方面杭州有女朋友牵挂,不想呆在深圳。所以干得不好,被工务署批评。黄晓辉在群里要求蒋博士从杭州不来也得来,蒋博士一气之下,干脆和公司谈条件。实话实说,博士在五洲属于香饽饽,公司怎么都会留住的。既然蒋博士搞不定,连志刚就准备请专家,某专家说一个月10w,而且是兼职。连志刚当然觉得不划算的,在公司里问,难道没有其他人吗?范静荣推荐了我,我就被派去了。当我弄下来后,杭州总部也松了口气。

严格来说,我这次的表现不及格,关于住宿,范静荣曾经对我说,假设我要求住宿,皇岗有地方,给他讲就可以了。可是我想洗漱用具铺盖被褥要搬来搬去,而且又不是调到皇岗项目,搬家费时费力,大鹏项目又不一定同意,比如杨利凯就极有可能不同意。所以,沉吟了一会没有向范静荣提这个要求。关于工务署的要求,周六开会也是常态,不这样保持高压紧绷的态势,设计院的人很快就会松懈下来,那图纸质量和设计工期就难说了。关于工务署对我的做法,很大度的,即便我周六没有去开会,下周一我去坐班的时候,主动请求原谅,他们很大度,还做了自我批评。工务署能做大不是没有原因的。

我又跑了三天,晚上在微信上很正式地请工务署李远帮忙,李园说你说。我说,我想请他把我调到深汕项目上,这样我就不用两头跑了。李远考虑了一会,大概和什么人商量了一会,对我说,你是项目上的人,不是设计管理部的人,我们要你到深汕项目来,也得大鹏项目同意。我一听,他肯定直接向黄晓辉提要求,黄晓辉就借口我在项目上说无能无力了。黄晓辉就这样的人,毫无原则,没有底线。何让珍走后,她开始整理大鹏设计管理团队,逼走李晓静,这时候怎么不说李晓静是项目上的人?

黄晓辉不改初心。这周六开初设审查会,她要求我参加。恰好是夏巨伟吩咐设计管理人员述职会。我还是请假去开初设评审会。我周六到了六楼,工务署设计管理负责人很奇怪地盯我看,我很纳闷。随意走到签名册,看到五洲管理出席的人员名单,负责人黄晓辉,还有助理,建筑刘佳,名单上没有我。我没有生气。很负责的把会开完,结构和岩土、桥梁的图纸审查完,我以为这是最后一班岗了。可惜不是,过几天,周四,工务署提出要求护坡和桥梁图纸审查,恰是夏巨伟要求上次未述职人员补充述职,我在其内。我一看很好很好,可以甩开黄晓辉和深汕了。就在群里回复黄晓辉的小助理说,周四有述职会去不了。不料,连志刚说我批准你不述职,去工务署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