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0章 赈灾使(1 / 2)侯府孤女的荣华路首页

大灾大祸之年,局面无法控制,皇帝为了稳固朝纲才会发下罪己诏,这是一种表态,更是一种安抚民心的手段。

但一个情势不明的益州水患,显然还到不了这个地步。

吏部侍郎口口声声的说此次赈灾不及时,是因为益州官员任免上出了岔子,究竟是就事论事,还是受了谁的指示,在此搅弄风雨的?

皇帝目光如炬,看得吏部侍郎心头发慌,再也端不住架势,猛地跪倒在地,高声呼道:“臣不敢有此意,还请陛下息怒!”

吏部尚书也跟着出列,心中暗恨着吏部侍郎不长脑子,非要当这出头鸟,此时却也只能跟着请罪道:“益州主官空缺,是吏部失察之过,臣有罪,还请陛下息怒!”

满殿的大臣都在应声:“请陛下息怒!”

皇帝冷眼看着,过了许久才叫了起,沉声道:“是谁之过,且等赈灾之后再议,眼下益州的灾情才是当务之急。”

朝堂之上又是新一轮的嘈杂之声,到了最后,还是皇帝做下定论,由新任工部侍郎云奉为赈灾使,宁远将军林献为副使,携粮草及五千兵将即刻前往益州赈灾。

赈灾使这个差事嘛,做好了就是大功一件,回来之后升迁是免不了的,庆王和成王原本跃跃欲试,想要担个正使领功,但见皇帝定了贵妃的表兄云奉,瞬间就歇了心思……没办法,这明显是在为了贵妃提携云奉呢,他们哪敢跟贵妃争?在皇帝这,他们几个亲儿子绑在一起,也未必比贵妃的颜面大。

赈灾的事情有了定论,眼下亟需处理的,还有城外的流民如何安置,究竟要不要放流民进城,一时间又是一阵众说纷纭。

庆王和成王再度跃跃欲试,想要得了这份安置灾民的差事,可还没等他们二人毛遂自荐,殿门口就传来了一道请命声:“儿臣愿为父皇分忧!”

众人齐齐看去,这不是那足有半个多月没来过朝会,只一心在勤政殿外当门神的恒王么?

恒王一瘸一拐的进了殿,跨过门槛时,险些还摔了一跤,满殿的大臣都寂寂无声地盯着他,直看着他走到壁阶下,又踉跄着跪倒,叩首拜道:“儿臣请命,愿为父皇处理好灾民之事。”

他一连跪了半个多月,形容真是要多狼狈有多狼狈,就连跪起身时,腰背都无力挺直。边上一直没怎么出过声的裕王勾出一抹笑,道:“恒王这腿脚,若是不想再继续跪勤政殿了,不妨先回府歇息吧,这安置灾民的事儿也不是非你不可。”

“咱们做兄长的,也该给下面的弟弟留些历练的机会,这差事,还是交给庆王或是成王去做吧。”

说完,裕王朝着二人使了个眼色,二人会意,连忙请命道:“儿臣愿为父皇分忧!”

恒王被裕王堵了一回,只目光微颤,便又再度叩首道:“儿臣自知,这半月多来为了废后一事而乱了章法,行事多有悖逆,冒犯了父皇,如今儿臣幡然醒悟,只望能为父皇分忧,以此赎罪。”

“还望父皇能给儿臣这个机会,待安置好灾民,儿臣愿自请在府内禁足,任父皇处置。”

为表诚心,恒王的头磕的极响,听得庆王和成王都跟着牙酸。

有大臣见此,不免也出列奏道:“启禀陛下,恒王言行,足可见其诚心,比之庆王,成王,恒王殿下历练的也更多,安置灾民更在于安抚民心,不可有半分轻忽,臣以为,还是派恒王前去更为妥当。”

“臣附议!”

“臣附议……”

皇帝沉思片刻,最后还是定了恒王去安置灾民,随即便散了朝会,单独传召了云奉和林献。

大臣们陆陆续续的往外走,恒王也撑着胳膊站起身,他这临到关头突然冒出来抢差事的做派,实在是叫其他兄弟喜欢不起来。

尤其是庆王,他刚入了六部观政,正是想做出些实绩,搏一搏皇帝青眼的时候,恒王非要出来横插一脚,夺了这触手可得的差事,这是连口肉汤都不给下面的兄弟留啊!

“二哥真是好手段,您这几个头一磕,父皇可不就心软了?这也算是一招苦肉计吧?”

以前仗着自己是嫡子,身份尊贵,行事无所顾忌,凡是能出彩的差事都跟兄弟们抢也就罢了,如今都已经快要不是嫡子了,还腆着脸跟兄弟们争功呢。

“啧!这腿都要跪断了,没准你再跪两日,父皇真就心软不废后了,二哥怎么就幡然醒悟了呢?您对皇后娘娘的孝心,也没能尽到底啊。”

恒王冷着脸,不欲理会庆王的阴阳怪气,只闷声道:“我无意与你们抢功劳,三弟与其在我这里耍嘴皮子功夫,不如还是好好想想,有什么是你能干的吧。”

他眼神淡淡:“你若真有什么真才实干,父皇也不会想也没想,只凭我几句话就选用了我。”

说完,他就不再理会三人,一甩衣袖,一瘸一拐的扬长而去,独留庆王气了个仰倒。

“他……他这是什么意思?我办的几回差,也不比他差!”

*

云奉为赈灾使的旨意上午才传下去,下午顾瑾就传田芝英进了宫,顾瑾见她忧心忡忡的样子,免不得要安慰几句:“嫂嫂放心,表兄此番去,不止有五千精兵相护,随行的还有太医院指派去益州的太医,表兄定是能平安归来的。”

田芝英手抚着已经高高隆起的肚子,叹道:“都说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这要是真有什么事……就算是太医,也未必能那么快的寻出法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