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响亮的口号(2 / 2)1977,我的热血年代首页

“有这份心,时刻准备着。苦干加巧干,我们总有一天会赶上去!这是完全可能,不需要质疑的!”

……

经过几个月试运行,最近《浪潮》经济学报正式改版为《浪潮经济周刊》,并且计划在每年的五一劳动节那期推选出《弄潮儿》,每年年底再评选出《浪潮年度经济人物》。

《浪潮经济周刊》的征订数已经超过10万份,开始走出燕京辐射全国,再下一部会从省会城市向市县级下沉,到那时可能是百万份,真正成为一份有巨大影响力的报刊。

《浪潮经济周刊》的目标读者是知识分子,是社会精英。注定不会有娱乐和新闻的天花板高。但是即便这样的影响力也引起学校的警惕,学校是输出思想的,而报刊是宣传工具,这两种一结合,那就是话语权,那就是意识形态!

老同志们都是刚刚才从那样的环境中摆脱出来,无不谨小慎微。《浪潮经济周刊》眼看着日渐壮大,学校乐见其成,又心有余悸。既不想挨鞭子,还不想被摘果子。

于是经过校领导几次三番的开会研究,决定请小平同志题写刊头,算是要个护身符。老同志们的面子果然很大,没几天就拿到了小平同志专门为《浪潮经济周刊》题写的刊头,还有句口号:“改革先锋!经济浪潮!”

拿到这句口号那就“妥了”,身上穿着“黄马褂”,这就是期许!这就是鞭策!接下来放开膀子干吧!

既然要做大做强,那就需要铺设全国范围的记者站,光靠燕大经济系的资源是办不到的,只有和其他大学合作,所有开设了经济系和新闻专业的学校都将作为《浪潮经济周刊》的记者站。

现在主要的卡点是新闻时效性,数据在路上的时间太久,再怎么空铁联运也解决不了太多,这就导致周刊很多信息也跟着滞后,真正合格的传真机还得八几年以后才能出现,现阶段只能采取笨办法,少量信息由电话里汇报,数据量大的还得沿用邮政渠道。

由此问题陈冀决定写一篇文章,专门研究“物流”在国民经济当中的影响力,物流成本决定了商品成本,决定了地区经济的活跃度,决定了物价指数,决定了经济效率…最终喊出了一句响亮的口号:“要想富!先修路!”

修路是偏远地区打破贫困的第一任务,再好的商品都必须用最短的时间,交到买家手里才能产生价值。很多鲜活农产品的实效性决定了它只能被烂在农民手里。一方面是消费者买不到足够多足够好的商品,一方面是生产者不能及时把商品交付给消费者,这中间的最大阻碍就是道路!

一条通畅的道路是一个地区的经济命脉,是一个地区参与商品流通的基础。哪个地区没有通畅的道路,哪个地区就会被隔绝在经济活动之外,成为孤岛,只能自生自灭!道路的通畅程度,就是一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

秦朝就修建了直达边地的高速公路“秦直道”。我们也要修建贯通全国的高速公路网,缩短人流物流的周转时间。缩短了物流时间,降低了物流成本,等于节约了金钱!提高商品竞争力通常办法是“降本增效”,降的是成本,增的是效率。时间既决定了成本,也决定了效率。所以:“时间就是金钱!”

鲁迅先生说:“一切希望都是附丽于存在,有存在就有希望,有希望就是未来!”

这句话也可以这样说:“一切经济发展的基础是道路,有道路就有希望!有希望就有未来!”

“想要富!先修路!时间就是金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