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夜,石阳关东边的城门前,北府也吹响了合阵的号角。
城上箭矢萧疏,飞石、檑木稀稀拉拉——东军抵抗却并不激烈。
北府一名白发老卒压阵冲上门前。身后一列兵丁,当前自是六旬老汉檀凭之,环抱了一根腰粗的铁撞木,发狠凿向城门。
撞门无三下,石阳城大门自开。
汉南三关,石阳最坚;北府兵围城不到三日,石阳却小战而降。
由来坚固的堡垒,往往是从内部攻破。
檀道济会同檀凭之、孟龙符二将,从容入城受降。城中坞壁、营屯星罗棋布,点验过石阳降兵,楚天欲曙。
凭之卷了裙甲,疲惫地倚着马鞍,连搔满头雪发:
“道济,把个城关都翻遍了,却找不见那谢景山。”
檀道济束紧战马绦绳,将铁盾牢牢固定在马侧,沉声道:
“阿叔,城中自然找不到他。你看石阳这几个缺胳膊短腿的降卒,有一点东军精锐的样子吗?谢景山为谢琰扼受江汉锁钥,石阳关里,难道就驻了这千余残兵?”
“你是说,他竟弃城跑了?”
“我留心溜达去了趟西城门,门外马践泥尘,蹄子印把通往曲阳岭的驿路都踏烂了——他早已鼠窜去了岭头,去救那景衡,去找那老谢,去寻大哥的麻烦……”
一将闻声翻上马鞍,手振一把龙环长剑,剑尖浊血飞洒而落——
当日北府激战武昌,孟龙符挥动大旗,当先驰入西军军阵;桓家大将掠阵在后,乱战中教此人一旗枪搠翻。北府众将争功,各自撕抢敌将首级,独独孟龙符瞄上了西军大将的佩剑。
那长剑约得七尺,龙符不识字,看不懂剑茎上十七字的错金铭文:
“秦二世二年韩重言倾财造此、仗之以奔楚。”
这是一柄徐州铁剑,用“五十湅”的制剑之法,使炒钢反复锻打而成。剑柄有龙形剑环,以金片缠绕包裹;剑鞘由两片朴木合成,涂饰丹漆,百年不腐。
环首刀刀鞘的鞘尾多用亮银装饰,称为“琕”,挂刀于腰间,又称“拍髀刀”;
环首剑剑鞘的鞘尾却用玉,称之为“珌”。
儒将爱使儒剑,冤死在孟龙符手里的西军大将,没在剑柄上缠一卷丝缑,因此乱战里握不稳这把血流粘滑的龙环拍珌剑,教孟老二连同性命一并夺了去球。
这孟龙符年少蹉跎京口,久在人下,入北府后,连个像样的家伙也没有;自得此剑,日日打磨拂拭,累积战功,以人头授军印。龙符在剑环内套上麻绳,麻绳又栓在腰间。提此剑,随刘裕转战江汉至今,如风刈麦,所向披靡。
龙环剑主,身长八尺六寸,虬髯巨颡;眼如闪电,声似洪钟。两军厮杀之时,又常爱仗剑跃马、阵前高嘶怪吼,呼啸万钧——
因此军中得了个不雅的名号,号为大喇叭。
孟家大喇叭急道:
“檀二哥,谢景山趁夜入岭,眼看是跑了。我点起本部,且去撵他一回!”
道济抚额微笑:
“孟家小子,北边二百里曲阳岭,重峦叠嶂,上哪儿去撵?你打着往东还是往南?向北还是向西?”
“横不能放了他!刘将军有令,令我等攻打此关——如今是得了石阳,却走脱那谢景山,不免给北线遗下祸患。如此,胜也是败!”
檀道济卸了凤尾盔,缓缓解下青龙宝甲,洒然一笑:
“好个急性子的孟龙符……龙符,用兵之道,应学龙蛇变化。蛇无四足二角,俯身于草莽之间,待时而动,败而不怨;及待化龙,飞举千里,奔腾凌霄而不躁。为将者,有急有缓,有所作为,有所不为。当为之时,如狮子搏兔;不为之时,心如止水,要看清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