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乘舟而惑者,不知东西,见斗极则寤也!”
啥意思?
意思是,坐船的不知方向迷惑了,看见北斗七星就淡定了!
咱们聊天文学,要引经据典,证明不是自本人或者某个人喝多了两杯在吹!
主要还有《易》这本不朽著作为主。
《易》里讲: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这就是“天文”一词的来源,是《易》说的,这是干货,划重点,知识点啊。
根据《易.系辞上》:
“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
这就是“上知天文,下至地理”的最早出处来源。
自从伏羲发明八卦阴阳,把整个世界都囊括其中,解释世界万物皆为阴阳。
其实所谓的八卦,如果按现代科学来衡量那个时候的知识,那就是比较粗糙晦涩难懂,并没有细致深入地把问题解释清楚。
还是那句老话,生产力低下,文化科学不发达,条件不允许。
至今,人们对阴阳和八卦仍然百思不得其解,你可以说它很高深,也可以说它很粗略。
但这不妨碍天人合一,天人谐和的思想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许多年后,伏羲之后到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根据考古学家对商代殷墟的考古发现,整个社会的根基,在于天文,在于对天象的观察。没有任何东西,比观察天文还要重要。
《易.系辞下》记载:
“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没什么比太阳,月亮重要。
不为什么,就因为太阳月亮,星星。它们关于天气,关乎季节,关乎时间关乎人们的粮食和蔬菜,这就是民以食为天!
而这些东西,在农耕社会是极其重要的。
讲真,伏羲搞出八卦天文,其实为了治理天下,从他开始,天文就与治理社会和巩固统治密切结合在一起。
像伏羲如此有才又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注定他成王!人品好为百姓,有文化有知识,真没得说!
天文与社会治理这一结合,于是伏羲开始,到黄帝,到高阳,到高辛氏,到唐尧,到虞舜五帝,到夏商周三代,绵延几千年,一直一直到清朝末期,慈禧太后那会,这个“帝意天授”的思想还在沿用。
为什么这么好使?
没办法,老百姓不懂啊!
你把天都搬出来了,还能说啥?能不服吗?
所以,统治者对天文极其重视,观察方法相当隆重,其中包括大家熟悉的祭祀仪式,活生生地用杀生来对天地日月的拜祭,可能用牲口,甚至可能用人类,小孩、成人奴隶都有可能,甭提多残忍。但是那是奴隶社会,文明程度不高。
讲到殷商时期,天文祭祀如此重要,那有必要讲讲那些跟祭祀有关的事。
根据字典解释,“牺牲”这个词语就是从那时候的祭祀动物而来。
牺原来殷商甲骨文时的文字写作:牛字旁右边一个羲,这个字很形象,一个字包含了牛、羊、豕(猪),现在简化字才写作“牺”,古代纯色的牛羊很难得,而牺具体指的是纯色的动物。
而这个牲字,在甲骨文看来,象形文字嘛,就像一只捆绑的动物。会意字。
牺牲呢,主要指牛、羊、豕,这三样不能乱了顺序,按照那时候的祭祀仪式,这是分等级的,什么级别的人对应什么级别的牺牲,很严肃认真不能马虎。
《礼记》就记载过:
天子牺牛,诸侯以肥牛,大夫以索牛,士以羊豕。
啥意思?
就是说,祭祀时,天子皇帝用的时毛色纯正、高大、犄角周正、体肤完整的牛。而诸侯用精心饲养过的牛,大夫用经过挑选的牛,士就用羊和猪就可以了。
牛,从古代开始,在华夏民族就占据重要地位,由牛字旁组成的文字都是非常重要的,或者是非常正面的事物。
而牛陪伴着整个农耕社会的中国人,无数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因此牛的精神牛的工作干劲至今仍被传颂。
划个重点敲个黑板,其实我们现在理解的“牺牲”的意思,直到晚清时才引申出舍弃奉献的意思,之前一直都是理解为祭祀用品。
而祭祀中,最隆重的,就是祭日,夏朝的时候,祭祀往往在日落之后。
而殷商时,烈日当红,红日当照的时候正是祭日的绝佳时间。
周朝的时候,喜欢选在早晨或者黄昏。
根据考古学发现,殷墟遗址和甲骨文都有卜卦的内容,那是当时人们记录天象,比如日食月食等等很难理解的神奇天文现象的内容。
人们喜欢把神秘的天上的天文现象的各种风吹草动预示未来,代表指代某些事情的发生,后世更发展出天空的“分野”(前文有解释过,古人把地上的东西投屏到天上,天上的风吹草动又反过来暗示地上的变数),以此断定大事的发生。
而这些途径,在甲骨文中,都体现出来,卜卦是最好的社会文化。什么都可以卜卦。
所以,我们动不动都可以来一卦,动不动可以去八卦。
这个卦,从伏羲开始一直流传。
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反正大家都不懂,那就让似乎懂得更多的人根据天象和天文的动静,霎有其事地解释一番,你说他无稽之谈,但又有点道理,假如碰到偶然蒙对的更不得了,简直封神,更让人信服。但你说他没有道理,但又往往验证这个东西实在玄乎,晦涩难懂,你觉得对就对,不对也没办法,反正你也证明不了他对和不对。
说了那么多对和不对,其实都不重要。
世界上有些事情就是这样,对不对往往不是关键,关键在于它有什么用。
天文八卦,在于它本身的神圣以及神秘,它对统治有用!
这种神圣和神秘,甚至直接用于统治阶级作为工具,一种绝对权威的工具。
前文说过,观象授时,往往只是统治阶级显示自己与神秘的天的直接联系,树立权威。
中国古代是无天不成书,《尚书》、《史记》、《二十四史》都有专门的天文志。
天人合一的思想很重要很特殊,不但在农业生产、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它也是国家机器的一部分,在政治、军事、礼仪上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所谓历象之学,拆分开,就是历和象,历就是天文历法,就是看时间日期的,而象就是天象观测,起到导航定位,分辨位置等重要作用。
形象点说,一个代表现代的手表日历,一个代表指南针和导航,都是很实在很实际的。
手表日历是看时间日期的,指南针和导航是什么意思?
那得从一个家庭纠纷引起得分家故事开始讲起。
这个家庭非同一般,他不是一般人的家庭,他是高辛氏一家,高辛氏是谁?
高辛氏,皇帝的曾孙,周文王姬昌的同姓祖先,名为姬俊,他就是三皇五帝中的“帝喾”,他有两个儿子,弟弟叫实沈,大哥叫阏伯,这两兄弟呢,不知道前世是不是狗咬狗的,当了帝喾高辛氏儿子后,相互很不待见,据记载,这两兄弟经常打架经常“日寻干戈”,哎哟我天,说好的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呢?
金是断不了了,但兄弟闹成这样,感情就真的说断就断了,他们的老爸也无可奈何花落去,一言不合就把两兄弟分到东西两边去了,大哥阏伯被派去东方观测大火星,弟弟实沈被派去西边去守白虎星座。
这就是历史上东夷民族和西羌民族的起源,
所谓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就是这时候起的。
这是《左传》说的故事。
而前文提到的在河南濮阳西坡遗址中发掘出龙虎蚌塑图形,又恰恰印证了《左传》的记载,东方苍龙,西方白虎!
这就是古代天文学的定位导航的发源点之一,四象学说。
周星驰电影《唐伯虎点秋香》里宁王府里的裸上体的狗头军师出场露出青龙白虎纹身,话没说完就被开门的人开门撞到他自己的配刀挂了。
左青龙右白虎已经深入社会。
以前黑社会拜把子兄弟经常纹身图案。
前文我们聊了伏羲创立包罗万象的八卦阴阳,于是后世的记录多以占卦卜卦的甲骨文记录为主。
就像我们现在每天除了吃什么喝什么之外,古人也一样,关注最多的可能是现在几点,今天星期几,今天几号?
在夏朝时期以来,基于天文历法对耕种和生活的重要指导作用,其实当时人们也跟现在一样,相当关注时间,一些关于时间的天文知识,人尽皆知,知道天文的规律就跟现在我们看手表,看手机时间一样,很日常很平常,清朝大学问家顾炎武在《日知录》里说:
“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晨,儿童之谣也。”
农夫、妇人、兵哥哥、儿童对于这些天文规律张口就来,比我们现在看手机看手表还要自然!
所以,在伏羲发明八卦《易》之后的N多年,天文学已经在民间的农夫妇人儿童中广泛被认知,而奇异天象如日食月食等天文现象也被统治者拿捏得死死的,神秘之中更加重了奇异天象对于人们内心的权威和震慑,统治者叫天文都得叫爸爸,因为他们都是天的儿子。
而后世更愈演愈烈,在混乱的战国时期,诸侯蜂起,各有各权威,各有各说法,各有各的天文爸爸,甚至根据《易》八卦,发展了卜卦,占卦,占星,对天文现象尤其是奇特现象直接跟统治者挂钩。出现了许多占星家,同时也兼天文学家,在那些年代,占星家也就是天文学家,因为统治者的强烈需要,所以他们地位水涨船高。这个我们以后会聊到!
总而言之,伏羲之后,天文学已经确立了三大作用,重要的事情多讲几次:
一、观象以授时。看时间定季节,搞生产。
二、观象知吉凶,看天象变化,预测福祸,心理需求,尤其重点被统治者专门秘密管理使用。
三、定位导航,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北斗七星为准星等等。
下一期,我们聊聊周文王演《易》,这次真不放鸽子!放鸽子我直播吃乳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