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黛哈娜王妃已经生下一??一岁多的女儿,就是现在的西夏长公主李贞泥。
按照最初小梁太后和哈桑可汗的约定,如果黛哈娜王妃生下个儿子,小梁太后立孙子为太子,封黛哈娜为皇后。现在这种情况,加上西夏与北宋的战争,大败亏输,小梁太后自身难保,事情就冷落下来。
黛哈娜王妃是小梁太后给李乾顺安排的第一个王妃,生下长公主之后不久,黛哈娜就领兵跟着小梁太后和李乾顺出征。打完仗回来,梁氏灭亡,李乾顺念喀喇汗骑兵护驾有功,没有把黛哈娜作为母后的势力加以清除,但也不再宠幸她。
过了几年,西夏局势稳定下来,李乾顺又娶了好几个王妃,特别是封辽国南仙公主为皇后以后,李乾顺网开一面,答应黛哈娜搬出皇宫,和女儿李贞泥住在王妃府。
说到这里,重点回到眼前的情形。
不久之前,西夏黛哈娜王妃府有要紧东西被窃,这要紧东西就是黛哈娜王妃从东喀喇汗带来的一整套金银珠宝首饰和王妃之冠“黑海黎明”。
“黑海黎明”王妃之冠今天的现实意义,是能将东西喀喇汗重新结为一体。
公元1102年,东方之王哈桑可汗去世之后,其子阿赫马德继位,称阿尔斯兰汗,封号为“国家之光”。
阿赫马德可汗在位二十六位,期间与向西扩张的大辽发生激烈战斗,在喀什噶尔大败大辽的进攻,与辽国结下死仇。
若论整体实力,东喀喇汗远远不如大辽,大辽在轻敌遭败之后,做好了准备。三年之后,大辽和东喀喇汗重新开战。这一仗,东喀喇汗勉强抵挡住了大辽的凶猛进攻,但是精锐尽失,无力再战。
阿尔斯兰汗阿赫马德向西喀喇汗穆罕默德请求支援,西喀喇汗要求东喀喇汗的公主带着“黑海黎明”王妃之冠嫁给西喀喇汗的王子。西喀喇汗也派一名公主嫁到东喀喇汗,谁家的公主先生下小王子,谁先继位东西喀喇汗王国的一统大汗。
现在“黑海黎明”王妃之冠被人偷走,落入宋人手里,李贞泥的母亲为了祖国的安危,誓死要取回王妃之冠。要不是黛哈娜王妃身份敏感,不许离开西夏京城,这次任务的领头人说不定就不是西夏公主,而是西夏王妃了。
本来西夏王妃黛哈娜以为这次突袭武松一行,是十拿十稳的事,没想到最终败给了华夏绿林。
不过公主李贞泥也是胸有沟壑的奇女子,马上找到翻盘的棋子,提出要和华夏绿林结盟,一起抗击大辽。
故事背景交代的很清楚,但西夏方面的实力究竟如何呢?
黛哈娜和李贞泥虽然贵为王妃和长公主,但并不能代表西夏王朝,更何况西夏当今的皇后是来自大辽的耶律南仙公主,她在西夏皇宫里口碑甚佳,很受朝廷内外的爱戴,更得夏崇宗李乾顺的信任和器重,
耶律南仙颇会处理和西夏国君及其后妃的关系,与李乾顺十分恩爱,与其他妃子也相处融洽。
有这么一个故事说明她的为人处事,在和亲公主中是极为少见的。
那一年,李乾顺新娶的爱妃曹贤妃生下一子,南仙皇后主动为这个孩子取名为李仁孝,经常要保姆把李仁孝抱到自己宫中,抚摩爱之,后来李仁孝成为西夏的仁宗皇帝。
另外,南仙皇后和亲生儿子李仁爱也极爱故国大辽。
金朝崛起后,多次向辽发起攻势,同时对西夏恩威并施,胁迫西夏一起攻辽。在此情况下,南仙皇后积极努力,不屈不挠,不仅没有接受金国的胁迫,反而使得西夏多次出兵援助大辽,西夏太子李仁爱也主动请缨,要求参加抗金。
后来到公元1120年,辽国天祚帝战败,仓皇出逃,临近西夏边境,李乾顺派人前去迎接。
当时金太祖也派人进入夏国,向崇宗李乾顺提出条件:若辽天祚帝入夏,望将他缴获解金,金会割辽国部分土地给西夏,以作酬赏。
李乾顺见辽国大势已去,权衡利弊之后,答应了金国的要求,将天祚帝“让”给了金国。
公元1125年,辽天祚帝耶律延禧被俘,辽朝灭亡。
这年九月,十七岁的西夏太子李仁爱伤心辽国之灭,忧愤而死。
同月,南仙皇后悲伤爱子夭亡,忧郁故国灭亡,愤懑丈夫无情,毅然决然,绝食而死。
有这样的西夏皇后在,西夏还有什么势力可以和华夏绿林结盟,共同抗辽?
李贞泥从容不迫地告诉武松,机会就是来自南仙皇后的仁爱大度。
她对来自不同国度,不同民族的诸多王妃,宽容平等,一视同仁。让西夏国内各种势力自由发展,但也相安无事。
如果不是黛哈娜王妃的故国面临危机,可汗派人过来下了死命令,黛哈娜和李贞泥母女日子过得安安稳稳,也不会挺而走险。
现在各有各的利益取舍,讲什么道德伦理都是瞎扯,只看如何选择了。
不过黛哈娜王妃也是真的有点实力。
首先,当年留下来的一千余名东喀喇汗铁鸦子已经跟随王妃在西夏生根开花。他们的第二代也长成十七八岁的少年,而且在父辈的训练下,组成一支三千五百人的少年军团,这二代军人是黛哈娜王妃的核心力量,老铁班底。
其次,东喀喇汗军人信仰穆斯林教,一方面尊奉教义可以娶四位妻子,另一方面结婚之后妻儿必须一起信奉丈夫父亲的信仰,关系十分紧密牢固。
如此一来,骑兵妻子的娘家,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加入了黛哈娜王妃的势力,成为外戚力量。
兴州节度使刘明忠,就是因为长女刘思姬嫁给了威武英俊的东喀喇汗骑兵千夫长易卜拉辛,也随缘和女婿的老板黛哈娜王妃走的近了,后来做了她的情夫,而且当上了公主李贞泥的师父,教会她汉人的文韬武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