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睁开眼睛的武松开口说道:“李贞泥公主,在正式回复你的提议之前,我想先请教你三个问题。可以吗?”
“当然可以,请武英雄尽管开口,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西夏公主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武松。
“好!第一个问题,你是怎么知道天下绿林大同盟的?”
“这个很简单,你们的樊道长给大夏国武士施了法术,确实让大部分大夏国的武士陷入昏迷。但这套法术对我没用。因为我也有一位道家师父,虽然不敢说我学的法术胜过樊道长,不一定能破得了他的道法,但至少我有能力抵御,保持自己的神志还是清醒的。
“你们开会说的每一个字,都清清楚楚传到我的耳朵里。我应该称呼武英雄为绿林大同盟总瓢把子吧?”
“厉害!”武松冲西夏公主翘起大拇指,接着说道:“第二个问题,你有什么资本让俺和西夏人,或者说和你,一起合伙干这票翻天覆地的大买卖?”
“此事说来话长了,容我细细与总瓢把子絮叨絮叨。”西夏公主为了取得武松的信任,也不隐瞒,把西夏国皇室惊人的大秘密,或者说是家丑,一五一十,向武松娓娓道来,扬个干干净净:
原来西夏国早在一百多年前,宋太祖刚刚建立大宋朝的时候,就经历了一场党项族人大分裂。
公元988年(宋太祖瑞拱元年),西夏当时的族长李继捧,秉持的是党项族人自唐太宗以来,三百年仰慕中原文化,亲近汉人统治的传统。
他看见宋太祖赵匡胤一统江山,结束了五代十国混乱局面,便主动要求归顺大宋,献西夏五州之地于宋,并率五服之内的族亲迁陡至北宋京师,过上了中原汉人的生活。
李继捧的决定得到多数族人的认同,但也有几个部落的族人反对他。当时只有二十岁的族弟李继迁,就是坚决反对李继捧的领头人。
李继迁带着一批亲信,偷偷跑到西夏北边的地斤泽,以复土抗宋为旗帜,召集不愿降宋的党项人,并和北方的辽国,西方的回鹘联合,获得他们的支援,共同抗击大宋。
此后,李继迁和宋朝进行了长达近二十年的游击战,最终收复西夏失地,并赢得大宋的承认,被北宋朝廷封为夏州刺史,定难军节度使。他死后三十年,孙子李元昊登基大夏国皇位,追谥李继迁为神武皇帝。
西夏虽然在李继迁手里恢复了昔日的地位,但李继捧和李继迁的不同选择,也给党项族人造成了巨大的内耗。同族兄弟相互厮杀,相互仇视,殃及子孙后代。
在不断的内外争战中,更造成了西夏与宋、辽、回鹘等周边国家和民族部落千丝万缕、错综复杂的关系。其中有相互结盟联姻的好事,也不乏欺骗背叛,背后捅刀子的阴谋,种下了西夏王朝内部势力众多,不同利益集团尔虞我诈、手段毒辣的祸根。
到了李元昊接班的时候,这位西夏雄才大略的英主,南征北伐,扩疆辟地,正式建立了大夏王朝,登基当了皇帝,庙号夏景宗。
同时代的宋朝的仁宗皇帝和辽国的兴宗皇帝,都不答应李元昊称帝。李元昊也不含糊,竟然与东面大宋,北边大辽两厢开战,而且还打赢了。
公元1044年,辽兴宗亲率大军西征,为西夏景宗李元昊所败。从此,夏、宋、辽三国鼎峙的局势形成。三个同时代的王朝,有和有战,相互勾结利用,相互抢劫杀戮,转眼之间,又过去了七八十年。
李元昊在位十六年,建立大夏王朝,创立西夏文字,兴番学,颁秃发令,废弃唐、宋所赐的李、赵之姓,改拓跋旧姓为嵬名,自称兀卒(青天子)。但他也尊汉学,成立汉学院,学习大宋的官僚政治体制,同时娶辽国公主为王妃,与辽国先打仗又结盟,一路玩养倚辽抗宋的伎俩,把宋辽二国游戏于股掌之间。
不出十年,李元昊完全打败回纥,最终占领了整个河套地区。一个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方圆万余里的党项政权,在他手里完成。
大夏国,成为华夏文明中,比北宋和大辽存在历史更长的王朝。
这么一位英明的君主,看上去好似文治武功,功垂天下,近乎完美了。但实际上,夏崇宗李元昊臭毛病恁多,在建立丰功伟绩的同时,也给西夏王朝留下了诸多暗疾,还为此害死了自己,生命止于四十六岁的大华年代,留下诸多梦想不曾实现。
李元昊的第一个臭毛病是生性多疑。
他在与大宋和北辽的对抗中,多次使用欺骗威逼或者诈降偷袭等卑鄙手段,来赢得胜利。
比如当大宋使臣前来议和,李元昊一开始避而不见,却在帐篷外故意发出持续不断的磨刀擦枪声,营造随时可能走火的紧张气氛。吓得半死的宋朝使臣不得不答应李元昊的要求,授封他为特进检校太师兼侍中定难军节度使、夏银绥宥静等五州观察处置押蕃落使,爵西平王。
有了虚名还要有实利。
大宋每年以二十五万五千两白银、绮、绢、茶等赐西夏,恢复边境榷场(贸易市场),同意西夏使臣在北宋京城馆驿从事买卖。
李元昊虽然对外以“西夏主”的名义向宋称臣,内部依然自称皇帝,保持独立王朝的形式存在。宋朝每每遣使到西夏,李元昊只允许他们停留在宥州(今陕西靖边),不准进入西夏都城,目的是避免西夏用臣礼接待宋使,破坏李元昊“帝其国中自若也”的皇帝形象。
西夏与大宋修复了关系,激怒了辽国。辽兴宗亲率十万精锐骑兵,分三路渡过黄河,大举伐夏,长驱直入夏境四百里。
李元昊率左厢军于贺兰山北迎敌,初战兵败,只能退守贺兰山中。李元昊见不可力敌,乃向辽兴宗谢罪请和。辽兴宗还在考虑之中,李元昊先是假意退避三舍,连续向后撤退三次,凡百余里。但他同时“每退必赭其地”,断粮断草断居民,实行“三光”政策。
等到辽兴宗应许降和,辽军放松了警惕,没了进攻的斗志,李元昊却有意拖延时日,迟迟不来投降,使辽军陷入断粮饥饿危困之中。乘此机会,西夏纵兵突袭辽营,辽军大溃,辽国驸马都尉萧胡覩和近臣数十人被西夏俘获。辽兴宗仅跟从数骑侍卫,逃了回去。
李元昊在打赢辽兴宗,取得胜利之后,也不得寸进尺,立刻遣使同辽讲和,同时又把手里的辽国俘虏统统送给宋朝。这一手二面三刀的功夫,把宋辽二国玩的团团转,气急败坏,又奈何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