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2章 其实我会英文(1 / 2)大时代1988首页

陈光耀仔细的翻看了一遍文件,越看越感觉不对劲。

这年头的文件都比较简单直白,没有后世那种花里胡哨的科技赋能,用户导向之类的专业名词。

陈光耀仔细查看了几个关键的指标,明显感觉这个方案不太对劲。

只不过在场的领导太多,他也不好直接拍桌子说这份文件有问题。

这种决策层面的事,牵扯到的管理层太多,甚至有的人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陈光耀犹豫了一下,不敢直接把话说得太明白,只能试探了一下自己老丈人的口风。

“爸……”

他刚这么叫一句,徐南山就看了他一眼。

陈光耀这才回过神来,尴尬一笑。

虽然说工作场合要称呼职务,不过他现在也没时间讲究这个。

他指了指文件中的产量数据,试探道。

“我们省这个水泥厂项目,年产量也太大了吧?”

“大?”

徐南山冷漠道。

“松潘水泥厂是重点引进的项目,年产量两百七十万吨是基础指标。连这点产量都达不到,你觉得我们能推进这个项目吗?”

陈光耀没有和他争论,反倒是继续问道。

“既然是这么大的项目,那能够达到这种产量要求的水泥厂,肯定还是比较少吧?”

“那当然了,在同类厂商中,这家公司的生产线技术属于世界前列,采用的是现在最先进的半湿法流程工艺技术。”

“那这种技术普遍的产量也有两三百万吨?”

徐南山拿着文件一边看,一边漫不经心的说道。

“也不能说普遍都能有这么大的产量,这个产量毕竟是我们自己要求的,所以具体的产线也会有一定的调整。”

“那正常的水泥厂,普遍的产量是多少?”

“正常?现在一般的水泥厂就是年产量六十多万吨。你以为水泥厂是什么县城小作坊?这些都是要有国外先进技术的,要有外资支持的。没有个几十万的产量,别人根本就不会投资,你以为跟那些县城小作坊一样,投资个千八百块钱就能开工?”

话说到这里,陈光耀隐隐已经听出自己这老丈人有点损他的意思了。

徐南山所谓的这些县城小作坊,说的不就是他的纺纱厂吗?

不过陈光耀也没和他计较这些,还在试着旁敲侧击。

“既然是这么大的项目,那这个史密斯公司应该也有国外的生产基地吧?”

“国外的生产基地?那应该还是有的。”

“应该?”

“招商引资的项目这么多,我们也不是每一个都会亲自去国外查看的。只要对方资质,还有各方面的资金和技术都到位,那就没什么问题。当然后续我们肯定还是会去实地考察的。”

“后续?”

陈光耀心下暗暗挑眉,老实说,徐南山说这样话,陈光耀真的觉得他有点吃回扣的意思了。

这么大的项目,没有理由完全不去实地考察。

哪怕对方临时租了个办公大楼,稍微装装样子,至少也要有个流程。

偏偏徐南山竟然没有去实地考察。

陈光耀心里觉得不太对劲,但是也不好直接说自己老丈人的不是。

现在问题的关键在于,怎么处理这件事。

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就装作没看见,要么就直接把事情抖出来。

正当他在心里权衡着该如何抉择的时候,只听着门外有人敲了敲门。

紧接着一个服务员领着三个人走了进来。

领头的是一个秃顶啤酒肚的中年男人,手里拿着一部大哥大电话。

在他身后则是跟着两个金发碧眼,瘦高个儿的外国人。

那人一走进来,席间的一个领导就站起来,简单的打了个招呼。

“吴老板,史密斯先生,欢迎欢迎。”

“诶,千万别这么说,我受宠若惊,受宠若惊。”

“来,史密斯先生,我们就坐下边吃边聊吧。这次我们吃粤菜,粤菜是我们中餐传统的八大菜系之一,尤擅海味清汤,希望能符合吴老板和史密斯先生的口味。”

那领导说完,顺势介绍起了在座的众人。

到了陈光耀这里,他介绍道。

“这位是我们市里著名的私营企业老板陈光耀陈先生,他也是我们这一次水泥厂项目的主要合作方之一。”

那个姓吴的老板打量了陈光耀一眼,随口说了一句。

“陈老板看起来很年轻啊。”

“……”

陈光耀尴尬一笑,一时间还不太好意思解释。

索性这个话题显然无关痛痒。

众人喝了几杯,便把话题说回了水泥厂这个项目上来。

“这次我们这个松潘水泥厂项目,前期投资需大概在十个亿左右,史密斯先生将会提供技术和设备产线,我这边的外贸公司可以提供前期的资金,但是在项目用地和水电供应这一块,希望各位领导能够大开方便之门。”

“水电都没什么问题,我们这边觉得,眼下的主要问题,还是后续的股权占比问题。”

陈光耀不声不响的在旁边听着这谈话的内容,心中疑窦顿生。

“只提供用地和水电?有这么便宜的事?”

虽然说是公家引进的项目,一般而言也都是提供税收优惠和水电气这方面的运营成本减免,但是这个水泥厂的项目,陈光耀始终觉得不太对劲。

按照他的预估,这个项目有80%的可能是个皮包公司整出来的假项目,目的自然就是为了套取地方的投资。

只不过事情的发展和陈光耀预期的有点出入。

这个姓吴的好像根本就没谈投资款项的事。

如果地方的投资款项都是以工业用地的形式划拨出去,那这个骗局就没有意义了。

“难道是我猜错了?”

陈光耀暗暗皱了皱眉。

做生意,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市场需求。

八九十年代的内地市场相当巨大,的确有很多外商不计成本的希望提前打入内地市场。

如果这个吴老板是来真的,那只能说明他在项目策划书上,夸大了水泥厂的产量数据。

这个数据虽然是假的,但是项目至少是真的,整体的项目运营下来应该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陈光耀想到这里,正觉得是不是自己多虑了,突然听见那两个外国人在小声的聊天。

说的也不是什么商业秘密,就是一个说筷子吃饭不习惯,另外一个说鱼肉没什么味道。

陈光耀好奇的看了这两人一眼,又看了看一旁的翻译。

这次过来谈合作的事,虽然徐南山特意安排了一个翻译,但是这个翻译显然也没有派上用场,因为主要是那个沿海的吴老板在谈项目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