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4章 半年(2 / 2)故人随风而行首页

刘二姐嘿嘿笑道:“我不用,我还有,我那些衣服一年穿不了几次,新的很。”

今年过年,二爷爷家的大爷过年那天回来上坟的时候,来了宋向文家送了不少东西。他们家有钱,早就搬到城里去了,宋婷说,大爷的儿子开着一辆一百多万的车,家里有的是钱。

因为是大娘找关系把宋婷安排进了她们公司,为了还上这份人情,每年大娘过生日的时候,宋婷都给她订一个蛋糕。给大娘订蛋糕的不止一个,每年大娘都在城里订上几桌酒席,下属和亲戚都来给她过生日。

宋婷说他们有的给钱,有的给花,有的给蛋糕。

除此之外,到了过年和八月十五这样的节日,刘二姐也操持着给大爷家送礼。

中秋的时候是宋向文最崩溃的,原来爷爷在世的时候经营果园,在院子里面种下了一棵石榴树,每年中秋左右,石榴裂开了口子,是最甜的时候。奶奶还健在时,这棵树是奶奶照顾着,结了石榴自己吃,宋向文每年都能吃不少。

爷爷奶奶去世之后,分家的小院墙被推倒了,两个小院子变成了一个大院子,石榴树的所有权就到了刘二姐手上。

每年结下来的最大最红的石榴,刘二姐都把它们用袋子装起来,让宋婷去送给大爷家。宋婷没去上班的时候,宋向文还是能吃得很爽。但是自从每年最大最好吃的被当成礼品送出去,宋向文就很少能吃到自己家树上结的石榴了。

过年之后,宋婷回公司上班,刘二姐也都让她带着礼物回去。

每年宋召华都去街上的馒头店工作,馒头店也都发过年的馒头给干活的人,每年刘二姐都不吃这些卖相很好的馒头,都是自己做着吃。这些馒头,也基本上都成了送给大爷家的礼物,除此之外,贵的,好的,基本上能拿得出手的,都会送出去。

刘二姐说:“人家把婷婷弄进公司里,给人家点东西,多了?不多,咱们少吃一点,别让人家觉得帮了你们一把你们一点恩情都不记。”

今年格外特殊,因为今年大娘初一回来拜年,聊天的时候开玩笑似的说:“大婷婷好好干啊,好好巴结巴结你们领导,早点给你升职加薪。”

这句玩笑话轻飘飘的说出来,重重的砸在了刘二姐和宋召华的心里。那时候宋婷对于升职加薪看的不是那么重要,也不是不重要,因为跟她一起进公司的还有二大爷家的弟弟,他现在也是普通技术员,两个人并没有任何差别。而且姐姐的业绩远远高于他,每个月比他多赚两千块钱是至少的。

大概是一种人不患寡而患不均,也是初入社会并没有这么多功利的想法,宋婷对大娘的话并不感冒。

刘二姐却准备了丰富的礼物,一只乌鸡,一只红头鸭,一箱子土豆家里种的,十几个大馒头。准备这些刘二姐是有说法的:“人家家里有钱,什么都不缺,送人家那些能买到的人家能稀罕?就得送这些接地气的,咱们自己家里种的,自己做的,人家才知道咱们是真心。”

刘二姐准备了一大堆,苦了宋婷,宋婷那时候还没买车,刘二姐和宋召华打算就今年给她买个车来着,问了问小舅,小舅说他也不懂,等他再给问问别人。这一等就好长时间没有消息,事情也就搁置了下来。

也就说明,宋婷只能自己一个人把这些东西带到公司,再从公司带到大娘家。

刘二姐说东西不多,坐公交车就能带,宋婷眼睛瞪得像铃铛,“啥?你给我看看怎么坐公交车带上去?”刘二姐就咧着嘴嘿嘿笑不说话。

跟宋婷一起住在公司宿舍的,还有一对夫妻,已经有孩子了,跟他们一起住在宿舍里。他们也是通过找关系进来的,但不是大娘,是另一个领导。他们跟领导的关系更近,能在宿舍里用燃气灶和空调。

宋婷跟女人在一个部门,两个人也是抬头不见低头见,宋婷就叫她王姐。他们老家在宋庄往西好几公里外的村子,有的时候他们要回老家,就会问问宋婷回不回家,顺道就能把她带回来,宋婷已经好几次坐着她的顺风车回来了。

这么多东西,只能打电话问问王姐能不能吃个累捎着她了。

王姐没有拒绝,宋婷就把大包小包塞进了王姐小轿车的后备箱,跟刘二姐打声招呼,过完了春节,回去上班了。

宋向文和许许多多的处于青春年少时期的男生一样,心里面有无穷无尽的野心,要发财,要出人头地,一定不给别人打工,在他们心里,有一万种出人头地的幻想,有光明灿烂的未来。

宋向文很不屑于宋婷公司的放假方式,一年到头,没有双休就算了,过年才放几天假,扣扣嗖嗖的,工资也就那样,这样的班,有什么上头。

宋向文过年的时候跟宋婷说:“等着我以后,有钱了,我就把你们公司买下来!”

宋婷哈哈大笑:“到时候,你就让我看个大门就行了,我给你当保安,你每个月给我点钱就行!”

姐姐上班了,宋向文也要赶紧把作业写完,准备着去继续他光明灿烂的未来了。今年过年,刘晗和刘琦王玉龙都来他家给他过生日了,宋向文一个很内向的人,在向着家里面亲戚介绍同学的时候也不能内向了,咬着牙假笑着应付过去。

寒假一直都是跟李金和薛林一起打游戏,很少跟别的同学聊天。

除夕夜十二点的时候,张萌给他发过来一句生日快乐,宋向文问她最近咋样了,张萌发来一个羞答答的表情包。

“儿子,我跟你说,有人追我,很帅!”

宋向文问道:“你不是不谈恋爱吗?”

“啊,怎么了,追我我又没谈,谈不谈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