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五章 天下大势,战事将起(1 / 2)红楼:我一剑开天门,制霸神京!首页

此次,他将目光转向了北方。

大乾朝刚刚安定没几年,北方边境又起波澜,特别是瓦剌部落,频繁侵扰边境。

东北的女真族和西北的吐鲁番也不安分,九边地区一直动荡不安。

不知为何,今年几大势力似乎约定好了一般,同时向大乾发难,使得朝堂刮起了一股质疑皇帝德行的风潮。

尽管这个世界的历史与他所熟知的华夏历史有所不同,但大体走向并未发生太大变化。

大乾取代了大明,推翻了元朝统治。

深知历史走向的他明白,相比于南方的安南和暹罗等小国,北方的势力才是心腹大患。

尤其是隐藏在瓦剌背后的女真族,正在悄然崛起,恐怕任谁也想不到,几百年后这个小部族将要入主中原,一统天下。

此次他打算前往北方一探究竟,看看当前局势如何。

若有可能,他希望能先将女真部落铲除,以绝后患。

这次北他选择了更快的交通方式,而非之前慢吞吞的马车。

之前来金陵时,他足足花了两个月时间。

回想起初到金陵时的情景,他至今仍觉得有些古怪。

自己一个微不足道的贾府旁支,怎会受人监视?

在离开京城之前,他并未察觉到这些人的存在,但离京后他们却跟了来。

不过,除了监视之外,这些人并未采取其他行动。

由于他有自己的计划,不便打草惊蛇,因此选择了听之任之。

江水奔腾不息,两岸青山如画,急速后退。

滔滔江水溅起的水花在空中炸裂,化作珍珠般的水珠洒落身,带来一丝清凉。

贾钰心中感慨万分。

几千年前,古人也曾在这条江徜徉,感慨万千地吟诗作赋。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这是诗仙李白顺江而下时的感慨。

不知当时李白在船时心中所想何事?

是与船家闲聊家常?

还是品尝着鲜美的鱼汤?

又或是诗兴大发,吟诵自己的佳作?

然而想到李白的另一个称号,他又摇了摇头,心底也有些许调侃。

孤舟独行,日行千里,再美的风景恐怕也会看腻。

孤寂之余,那位诗仙恐怕早已敞开胸怀,借美酒消愁,抒发豪情壮志,魂游太虚去了。

又像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这是苏东坡游赤壁时的感慨。

面对大江的壮丽景色,很难有人能作出婉约之词,苏东坡的这首词更是豪情万丈。

历史有很多人曾歌颂过这条大江,并留下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名篇。

如今他穿越到这个时空,不知不觉中也成为了另一个时空的古人。

联想到那些文人墨客,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不禁感慨命运的无常!

不过,这次北他并不孤单,身边多了一个小跟班——那便是英莲。

这个小女孩性格倔强,认定了的事就绝不回头。

自从得知自己是贾钰买来的,她就只亲近贾钰一人,甚至连见过几次面的郭二也懒得搭理。

无奈之下,贾钰只能暂时带着她,打算等靠近京城时,找个人将她托付给惜春代为照顾。

时光匆匆,已过了午后。

船夫不知从哪里弄到了一条鲜鱼,炖了一锅鱼汤,便来邀请贾钰和已扮成男孩模样的英莲品尝。

贾钰没有推辞,带着英莲来到了船头。

此时鱼汤已炖得浓白,正是最美味的时刻。

船夫给贾钰和英莲各盛了一碗,只简单撒了些葱花。

考虑到在船,贾钰也没太多讲究,向船夫道谢后便端起鱼汤品尝,并与他攀谈起来。

“这鱼汤真是原汁原味,城里可难得一尝啊!老人家您真有口福!”

船夫听了贾钰的话,不由哈哈一笑,神情颇为自得。

“公子说得没错,这鲈鱼算是我们金陵的特产了。

刚从江里捞来的鲈鱼,味道更是鲜美无比,只有乡下才能享用到!”

贾钰听了有些好奇,问道:“难道这鱼还有什么讲究吗?”

老汉脸露出得意的笑容,解释道:“公子不愧是读书人,就是聪明。其实这鱼啊,还真有点讲究。”

“刚打来的鱼活蹦乱跳,最新鲜,做出来的鱼汤也最好喝。”

“等我们转一圈回到城里,鱼能活着就不错了!那时的鱼肉质松软没有弹性,无论是做鱼片还是做汤都会差点意思!”

贾钰一愣,看了看船头挂着的鱼篓,有些不解,“老人家为什么这么说呢?您这里不是有鱼篓吗?”

听到贾钰的问题,老汉撇了撇嘴,“这玩意儿要是真有用就好了,遇到那些无赖,再好的鱼篓也没用!”

贾钰听到这里皱了皱眉头,看来老汉心里还有别的事啊!

“老人家,您能跟我说说这是怎么回事吗?”

船夫见贾钰好奇,也没隐瞒,开始详细讲述其中的缘由。

原来金陵码头有一伙地痞流氓,专门拦截,不停骚扰过往的渔船索要钱财。

奇怪的是他们并不打人只是围堵。如果不交好处费他们就围堵渔船不让靠岸。

鱼篓虽然有用,但毕竟空间有限,时间一长鱼就会被憋死。

到时候渔民自然卖不出好价钱了。

贾钰听后微微一叹问道:“难道官府就不管这件事吗?”

老汉长叹一声,“公子你说笑了,那些老爷怎会替咱这些草民出头呢?”

“要写状子请讼师,还得下打点不知道要花多少钱。”

“最后还不一定能打赢官司。那些打渔的哪有那么多钱去打官司啊!”

“所以后来很多渔民都转行做起了渡船的买卖!老汉我也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