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9章 砂糖生产(2 / 2)三生灵石记首页

说着说着,竟变成互相谩骂指责,这个指着那个说,你的牛跑到我们村吃了禾苗,那个说,你的狗跑到我们祠堂门囗拉屎……

眼看着这群人快要到干架的地步,李安林等人连忙喝止住他们,

程昱说,“你们先别吵,在哪里种,我们要去到实地考查过地质合不合适才行,现在先报名签意愿书,”

一说完,众人争先恐后地签意愿书,最后,他们打算按远近去实地考查。

临平真是一个生态宜居的福地,一望平畴、塘漾棋布,是典型的江南水乡,

有很多是沙壤土质,也有很多是半粘土半沙壤土质,沙壤土质准备安排种番薯,其它的安排种辣椒和西红柿,

在考察过程中,程昱终于发现了心心念念的甘蔗,不仅如此,还发现了一个小型糖厂,

这真是太好了!

此时的糖全部都是最原始的红糖片,白砂糖还没出现,

程昱决定,要在这里建一个白砂糖工厂。

白砂糖是通过甘蔗的清洁、浓缩、结晶、分蜜等工艺制成的蔗糖结晶,其中还要加入石灰粉用作澄清蔗汁,其糖度能达到九成多。

听起来很简单,但对于一个从未做过的产品来说是非常复杂的,最起码,很多生产工具都要特制。

幸好,在来之前除了要阿彩把整个工艺流程详细列出,还早早让她根据北宋的工艺水平设计出一整套的生产工具,

这些工具如今都带了过来,只要找到甘蔗就可以试产了。

他联系了那家小糖厂,让他们负责甘蔗的收购与清洗工作,再在其旁边盖了一片瓦房,用作砂糖制作,

其实,收购清洗这些工作很简单,他们自己也能做,但你在人家的地方做糖,利益要捆绑在一起才能做得长久的,

而且,论起与蔗农打交道,哪里能收到优质甘蔗,肯定是人家最熟悉。

这个小糖厂的老板姓蔡,他做的糖主要是供应仁和县附近的一些富户,毕竟有很多人连饭都吃不饱,哪有钱买糖?

蔡老板如今见到这么大的一个官竟然要和他合作?条件还挺优厚,他兴奋得手脚都不知放哪?

一谈好条件,程昱立刻给了订金,让他尽快把甘蔗收购过来,有多少收多少,

如今是三月底四月初,甘蔗进入尾造,这位老板第二天天还末亮,就已经带人手下乡收甘蔗了。

原料解决了,就是设备安装的事情,

在知县李安林的帮忙下,找来了十几个手巧的工匠安装好设备,设备装好,甘蔗到位,开始试产,

试产当天,还按当地习俗用三牲六礼来烧香拜神。

不过,神灵似乎并不保佑,

第一次试产以失败告终,然后又陆陆续续试产了一个多月,设备修整了一次又一次,甘蔗浪费了一堆又一堆,把所有人心疼得牙疼似的,

毕竟在这个饭都没多少可吃的环境下,糖可是奢侈品来的,

这样浪费!

造孽呀!

程昱的压力也很大,工艺什么的明明都是严格按照流程来做,但偏偏就不行,他有点后悔没带阿彩过来,不然也不会连个问的人都没有。他打算如果全部原料试完还不成功,只好等回到汴京把她带过来再一起研究。

但有时成功往往就在不经意之间!

有位工匠无意中修整了一下设备,竟然出乎意料地做出了白花花的砂糖!

众人尝着这些来之不易的砂糖都高兴得哭了出来!

一件产品的成功就是不断试错的过程,再加上那么一丁点的好运气!

这句话阿彩早就和程昱说过,

现在真的挺佩服她,在从未有过先例的情况下,设计出这些符合此时工艺水平的设备,虽然需要因地制宜地改良一下,但最后都能正常使用,这已是很了不起了!

这种能力,需要的是非常大量的专业知识作为铺垫,

难怪当时在现代,国际化工公司肯花百万年薪聘用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