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五十七章 美丽的雨景(2 / 2)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首页

李承乾转动把手,稍稍一推,有些模糊且透光不算好的玻璃窗成了一扇门,可以打开。????李渊道:“如此好的琉璃,你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也不是,需要看原料,而且这东西不好烧,也不是想要多少有多少。”

李渊瞧着富贵耀眼的落地窗,“这不该装在武德殿。”

“爷爷觉得应该装在哪里?”

“最好最珍贵的东西,应该被人看见,你应该放在太极殿。”

李承乾确认门窗牢固,让内侍将这里收拾干净,道:“爷爷所言在理。”

李渊清楚这个孙子的秉性,说得在理,他又不会真的做,无非就是安慰老人家。

“陛下!”内侍脚步匆匆来报,“晋王又将张晦之打了。”

李承乾吩咐道:“告诉稚奴,别把人打死了,打伤了给银钱,让人治伤。”

长安城内,每当张晦之说他兄长张柬之的不是,晋王殿下总能随时随地找到他,并且将他揍一顿。

李慎觉得张柬之即便再差,那也是朋友,生死之交嘛,皇兄代张柬之教训他弟弟,也是情理之中。

狄仁杰刚到大理寺,迎面见到了上官庭芝。

“上官少卿。”

上官庭芝道:“你与不良帅走得很近?”

狄仁杰点头,“嗯。”

“张晦之被晋王揍,是你让不良人给晋王送的消息?”

狄仁杰回道:“正是。”

能够每每听到张晦之说张柬之的坏话,并且能够恰逢其会地找到张晦之在哪里。

能够做到这个地步的,也只有在长安城的那些不良人,以及不良帅魏昶。

上官庭芝本是不希望不良人帮着晋王做这种事,难道是不良帅魏昶最近太闲了,闲出病来了?

传闻狄仁杰与晋王李治是一起在葱岭杀敌的生死之交,回来之后还是生死之交。

注意到对方古怪的眼神,狄仁杰吃着饼道:“上官少卿,可还有吩咐?”

上官庭芝眼神中带着欣赏,朗声道:“怀英,往后如有需要,尽管吩咐。”

狄仁杰作揖道:“少卿客气。”

上官庭芝觉得这个狄仁杰的确是个人才,不仅仅是因为他是科举的进士,而是这个人的人脉。

这个狄仁杰将来一定能位列六部,并且执掌权柄。

不论文武,狄仁杰都是同龄人中极为优秀的。

上官庭芝隐约有感觉,用不了几年,狄仁杰的官位就会在自己之上。

乾庆五年九月,关中下着秋雨。

一骑快马来到长安城前,前来传军报的士兵递上急报。

当即就有人拿着急报送去了皇城。

李义府回到朝中之后,便觉得枯燥无味,对他这个御史来说,习惯了与世家门阀的尔虞我诈,在这个团结一心的朝堂中,就显得无事可做了。

看到李义府反复在自己眼前走着,裴行俭不悦道:“你是不找点事做不爽利?”

李义府终于停下了脚步,道:“陛下不该让我回来的。”

裴行俭拿着兵书道:“怎么,你要将他们杀得血流成河?”

李义府指着外面道:“那些世家的残余势力还在兴风作浪。”

许敬宗走入将军府,漫不经心道:“正是这个时候,朝中更不该有动作。”

李义府回头看去,见到了礼部尚书许敬宗与御史台谏议大夫上官仪。

“他说得不错,他们越是闹得最凶,朝中更不能动手。”

李义府询问道:“等他们将人手聚集,一网打尽?”

当初,上官仪与李义府在扬州共事,李义府一回来就在御史台任要职,对世家门阀的态度,他们两人是一致的。

上官仪笑道:“为了正义。”

许敬宗递上一卷书文书,道:“这是安西都护府送来的。”

裴行俭接过文书,是西域的守备将军白方送来的,不出所料,白方说得都是无关紧要的事,还说今年的新年他会来长安城。

好不容易能够清净个大半年,裴行俭一想到白方要来长安,就觉得头疼。

王方翼快步而来,淋雨跑进将军府,浑身湿漉漉的,他道:“南诏送来消息了,说是南诏的一支兵马在真腊遇到了伏击,南诏王要向真腊发动战争,三万兵马直取真腊。”

许敬宗神色凝重,忙道:“我这就去面见陛下。”

雨水浇灌在皇城内,皇宫显得湿漉漉的。

雨水飘散而下,李渊坐在武德殿内,看着雨水打在玻璃上发呆。

这种景色透过玻璃看很美,能够看到远处的宫殿。

李渊道:“承乾是故意赶在秋季之前,让朕看到这种景色,才会装这么好的琉璃。”

高士廉贴近还有些不平整的落地窗,手放在质感粗糙的表面上,道:“这不是真琉璃吧,这是假的吧?”

李渊轻蔑一笑,心说这老家伙的直觉还是与当年一样准。

李渊甚至上前打开了落地窗,这个时候就能听到雨水打在玻璃窗上的动静。

李渊十分享受地站在窗前,老眼眯着,“人生如此,死又何惧?”

高士廉咳嗽了两声,“半截身子都入土了,别着凉了。”

几个内侍将这位老太爷拉了回来。

正要去面见陛下的许敬宗,上官仪在内侍的带路下,见到了武德殿的奇景,那是一整块晶莹的琉璃。

看得许敬宗半晌都移不动脚步,张嘴看着奢华至极的琉璃,这琉璃就镶嵌在墙体中。

意识到上官仪扯了扯自己的袖子,许敬宗这才回神,忙道:“快去见陛下吧。”

两人继续迈开脚步,跟着内侍来到了兴庆殿,发现英公已在这里了。

殿内很温暖,陛下看着军报正沉默着。

两人走入殿内,默不作声地行礼。

李绩道:“陛下,南诏征讨真腊若是赢了,想必南诏也元气大伤了。”

李承乾揣着手,“有人说朕应该派出大军趁着南诏后方防备松懈,直取南诏。”

英公还未开口,李承乾道:“可朕若真的这么做了,朕这个天可汗未免像个小人。”

若换作以前,可能还会有人进谏让大唐与南诏和亲。

再一想南诏并不强大,也轮不到和亲。

谁又能想到,强大的大唐会为了西南这个小国废尽心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