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4章 洞察秋毫(1 / 2)大唐之盛世大柱国首页

长安城吐蕃分会殿内。

“禀告丞相大人,探子回报确切,皇长孙确实率人离开了城池,不过他的具体去向我们未能探知,是否可能已经前往吐谷浑呢?”

分会殿最宽敞的大厅中,禄东赞端坐桌前品茗,其麾下一谋士终于查清实情,只是此刻何乐为已在数百里之外……

"他必定已遁入吐魂山脉,那一日在紫霄宝殿之上,我竟被其巧妙遮掩,不过此事亦非全然恶兆,我倒要瞧瞧他如何能取得那卷灵契,难道真以为吐魂山脉的生灵皆是易碎之土塑成不成?"禄东赞语气中蕴含着一丝怒意与冷嘲,昔日他擅长操纵人心于股掌之间,然而身处中原长安,身在他人势力范围之内,让他稍显迟疑,因此才被何乐为算计了一遭。但这并非寻常纸片,届时是否能出示,还需真凭实力方可。若无法取出,哪怕吐蕃大军侵占了吐魂山脉每一寸土地,在大唐眼中都将毫无意义。

此刻,我吐蕃雄师集结于吐魂山脉南麓,其境内已现动荡迹象。倘若何乐为借此事与吐魂山脉之主谈判,倒也确实存在成功的机会,谋士忧虑地开口道。如今吐魂山脉内忧外患,只需何乐为施展一番情感与道理的攻势,凭借那些惶恐不安的高层,极有可能会令对方交出那卷灵契。那时,我们真的便放弃了对吐魂山脉的侵略计划吗?这可是吐蕃筹备已久的仙战之战。

“不必焦急,大唐人能驾驭神羽信鸽,我吐蕃之人同样精通此术。料想何乐为刚离开长安城之际,我所遣信鸽早已超其前行。我军暂退百里,并派遣秘使前往吐魂山脉,告知其我军此举仅为例行巡弋。”

禄东赞嘴角勾起一抹讥讽的笑容,如今危机四伏的吐魂山脉,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但若无大军压境之压力,他们又怎肯轻易屈服?禄东赞仿佛已经预见了何乐为脸上失望至极的表情。

不仅如此,此乃他精心设计的一场连环计策。若何乐为无法取得两国之间的灵契约定,则吐蕃大军便可名正言顺地占据吐魂山脉大片疆域,而大唐亦无法插足其中。但这并非最关键之处,最重要的是,一旦何乐为失手败露,大唐朝廷的支持将荡然无存;他若因此事搞砸,令大唐皇廷颜面尽失,届时大唐皇帝又怎会继续视其为储君人选?那时,何乐为便有可能逐渐淡出众人的视线,正是禄东赞出手铲除他的良机,誓要将何乐为置于死地。

“丞相高瞻远瞩之计固然精妙,然千里之外,任何微小的变数都可能导致全局逆转。”

众多属下之中,不乏担忧之声,毕竟眼不能及千里之外之事,万一信鸽遭遇不测,此类状况历史上也曾发生过。

“如此看来,依照大唐的天命论,他便是命中注定的下一任大唐天子,而对于我吐蕃而言,便应恪守高原之地,至少在他尚存人间之时,绝不迈出这片高原半步。”

禄东赞在这高原之上被誉为智者,整个吐蕃的智者屈指可数,能获此尊称者皆是深具慧眼之人,他们的预言往往都会成为现实。

"摄政王大人,纵然只是一个少年修士,就算掌握了些许秘术神通,又岂能挡得住吾吐蕃仙域的万千大道之力呢?”一位谋士谨慎言道,他并不觉得何乐为能拥有如此强大的修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