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9章 玄剑凌空(1 / 2)大唐之盛世大柱国首页

实则于当世大唐之内,仍有不少人暗思,欲以一女子之力换得两国和平。在他们眼中,女子虽轻如鸿毛,然而若能使边疆静享十年安宁,无论此女出身何等尊贵的公主,皆可视作对大唐的赫赫功勋。

倘若用修真界的法则去衡量,何乐为亦认可这些人的见解并无过错。毕竟,一人便可换取边境十年太平,无论哪位修士言及此事,皆会承认其中蕴含的巨大利益。然而,是否曾有人深思过黎庶之心的感受?

一旦和亲成为解决问题之道,世人便只会沉溺于此,对于战事再无考量,这对于一国一族而言,无疑蕴含极大危机。

故此,此刻起,何乐为决心引领所有人扭转观念:和亲之路难以行通,我大唐边境危局,唯有以兵戈求解。唯有浴血拼杀赢得的和平,方能持久稳固,护佑大唐走向更为辉煌的未来。

禄东赞脑中灵光疾转,试图寻觅对策以回应何乐为的强硬立场。然而终究无法找到破解之法。在大唐朝廷上挑战李世民的颜面,极可能引发一场浩大的战火冲突,这后果,禄东赞断不敢承受。

大唐与吐蕃均为修炼界的大国,除非关乎生死存亡的根本利益,否则两国均不会轻易挑起战争。一旦战火燃起,非但可能导致两国根基动荡,甚至统治者的地位也将岌岌可危。几经权衡之后,禄东赞只能暂且退让,自然也不愿将吐蕃十位公主送往大唐,此事暂且按下不提。

“既如此,便依殿下所言,待本使返回使馆后,即刻修书一封致函吐蕃,再做后续打算。”

禄东赞终究做出了妥协,这让李世民紧绷的心弦稍有舒缓。假若禄东赞一味相逼,大战在所难免。身为大唐盛世的帝王,岂容他国使者威胁?

谈兵易,实战难。吐谷浑运送过来的各式灵兽与宝物,已被李世民妥善分配,使得大唐国库略显充盈。但这并不意味着此时的大唐已准备好与吐蕃开战,尤其是在解决士兵高原反应的问题尚未明朗之际,此时出兵,犹如败局已定。

既然首个议题暂告一段落,那么接下来的话题自然落在了吐谷浑之事上...

"黄帝陛下,我仙盟大军已在幽冥山脉与我人族边陲之地布阵完毕,只要黄帝陛下与众仙家同我联手,共同进击幽冥谷,至多两月之内,便可荡平此地魔族,届时,尔我两国仙域便可在边界之处会晤论道,岂非胜过隔一幽冥谷而相对乎?"

禄东赞这位修炼者心态转变极快,先前虽在何乐为面前未占得优势,但他迅速调整心境,立刻转向下一个议题。

人族大唐与妖族吐蕃的交锋,是以大唐败退告终,此事使人族产生了一种幻象,即以为自家不可一世的仙军竟无法战胜妖族吐蕃。同时,也让妖族吐蕃生出了错觉,自以为能挫败人族仙军,于是双方在这种错觉中滋生出各自的想法。

妖族吐蕃认为吞并幽冥谷之后,即可获得通向中央神州的跳板,那时无论如何划分幽冥谷领土,皆可借此为根基,继而擂动战鼓,觊觎攻打天都城,进而染指世间最为富饶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