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6章 倪匡金庸古龙三大巨头(1 / 2)四合院:神厨首页

1966年。

倪匡正值31岁,金庸步入42岁,而古龙则是28岁的年纪。

此刻,他们都正处在各自事业的顶峰时期。

这时候的金庸先生已成功创办了明报,

直至今日,它依然是香江最具影响力的报纸之一。

倪匡更是受到金庸的邀请,成为了明报的副总编辑。

当时的古龙已在文坛崭露头角,发表了多部长篇小说。

就在今年,他还受倪匡之邀创作了一部后来被无数次改编的小说——《绝代双骄》!

此时此刻,苏夜坐在这张餐桌旁,望着眼前的这三位大师,

心里真是惊喜万分。

让其中任何一位加入电懋公司,

仅需将自己脑海中那些优秀的电视剧构想交付于他们,

以他们的才华,顷刻间就能创作出极具水准的作品。

“苏夜,你虽见解独特,虽未深思熟虑,但却能另辟蹊径,令人听后耳目一新。”

“年纪轻轻,但经历丰富。如果你有兴趣写小说,随时可以来找我谈谈。”

金庸先生戴着眼镜,笑容满面地对他说。

文人间的谈论无需繁复,

几句言语,足以洞察肚子里是否有货。

而对于苏夜来说,他是否腹有诗书呢?

答案显然是肯定的。

他拥有来自后世的众多创作理念,

充足应对眼前这三位文学泰斗。

“金庸大哥,实话实说,我也确实想写,只是实在没时间。”

“我坦白讲,其实我是电懋电影公司的总经理。”

“今日在此用餐,纯属偶然听见您喊倪匡大哥的名字,才得知原来你们都在这儿。”

“因此,我便冒昧前来打扰,唯一的目的就是想请倪匡大哥出任我们电懋的首席编剧。”苏夜极其诚恳地说。

商务洽谈需要狡黠而含蓄,

朋友之间的交谈则要真挚自然。

但对于这些文人士大夫而言,

最好还是将意图直言不讳地摆在桌面上。

因为他们的脾性往往古怪,

如果你选择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即便他们有意,恐怕也不会应允。

所以,索性开门见山,阐明来意。

在此稍作停顿,苏夜瞥了一眼面前的三人,

见他们互相凝视,交换眼神。

于是他接着说:“无论如何,无论倪匡大哥是否愿意加盟,今天能结识三位前辈,对我来说已是幸事。即便不能达成合作关系,我仍希望能与各位建立友谊。”

听到苏夜如此真诚的话语,

几位大师皆报以会心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