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21章 传授中庸之道,你却领悟了帝王之道?(2 / 2)大明太子我的隐藏人格被老朱揭晓首页

驭人之术。

曾几何时,他在古籍中亦读到过刘邦那慷慨陈词。

“在斗室运筹帷幄,千里之外决胜,我不及张良;镇守疆土,安抚百姓,供应军需,不断粮道,我不如萧何;率领百万雄师,战则必胜,攻则必取,我不及韩信。三人皆英豪,我能驾驭他们,这就是我得天下的原因。”

虽深知驭人之重,却未曾如今日般,由朱高炽言语中明悟驭人之道的核心。

更未深刻剖析过整个天地间的构成。

因这些非彼时他所应虑。

望着沉思默然的朱元璋,朱高炽一饮而尽杯中甘露。

一番滔滔论述,令朱高炽此刻唇干舌燥。

然而,他如此多言,并非欲在朱元璋前彰显。

除了解答是否任用李善长的疑问,亦意在给予朱元璋一丝信念!

据郑光祖的情报所示,此时的朱元璋,碍于大帅尊严,在目睹黄岗城兴盛后,内心滋生些许哀伤情绪。

究其根源,不过是源于自身不确信。

既已不确信,那朱高炽将赋予他确信。

让他明白,其身才是今朝义军的核心所在。

见朱元璋面色渐复清明,朱高炽问道:“兄长可晓得了?”

朱元璋颔首,道:“恩公授我帝王之术,是夺天下的法门!”

朱高炽闻言愕然。

连忙说道:“兄长,朱高炽传授你的是驭人之道,而非帝王之术。”

“譬如说,兄长应思虑的并非是否任用李善长,而是如何任用。如若兄长欲聆听解读典籍,十位朱高炽亦不及李善长一人。”

然,朱高炽尚未言毕,朱元璋便道:“恩公无需赘述,我心领神会。”

并朝朱高炽递去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

令朱高炽困惑地回忆起先前话语。

“我刚才是提及帝王之术?”

直至正午时分,朱元璋才放过朱高炽,二人步出殿堂,共赴餐宴。

顶着日光,行于路途上的朱高炽仍旧迷惘。

一上午时光,他均处于茫然状态。

与朱元璋教学过程,令朱高炽突然忆起前世一则趣谈。

“一日,稚童向父亲询问:为何智者总早逝?父亲答曰:若你在花园欲摘花朵,会摘哪朵?孩童答曰:我将摘最丑陋之花。父亲原欲答非,却终问:为何要摘最丑之花?孩童答曰:于我园中,不容无用之物。”

父亲欲教导中庸之道,岂料孩童领悟帝王之术。

这恰似今晨朱高炽与朱元璋之间交流。

诸多语义,朱高炽本意是一事,而朱元璋领会却是另一事。

此时的朱高炽内心深处涌动着一股敬畏之情,眼前矗立的是朱元璋,那传说中的战神,天赋异禀,无人能出其右。想到这位从贫贱之身一跃成为万人之上的人物,竟能指挥千军万马,战胜无数强敌,他究竟从何学得如此高深莫测的兵法?

他,朱高炽,纵然字典翻遍,也难寻其源,只因那皆是战场上磨砺而出的智慧。

原本欲借教诲之际,悄无声息地重塑朱元璋的思想,如今看来,此计落空,恐一言不慎,反招其忌。

朱高炽心生一计,决定自此不再亲自指导朱元璋。

为此,他对李善长赞誉有加,称其文采飞扬,学富五车,实乃引导朱元璋的最佳人选。

任由二人相互砥砺,他则袖手旁观,不再插足。

午餐时分,马秀英笑靥如花,款步而出,向朱元璋探询:“元璋,与先生学习半日,可有何感想?”

朱元璋闻言,喜形于色,滔滔不绝:“秀英,你真是慧眼识珠,跟随恩公半日,令我眼界大开,许多固有的认知被彻底颠覆。”

“无怪乎历朝历代均以科举选拔才俊,官员多为饱学之士,其中学问,博大精深!”

然而,听闻朱元璋自吹自擂,朱高炽几欲崩溃,决心速将李善长召至。

随着朱元璋的自我炫耀,一旁的徐达亦投来讶异的目光。

望着这位未来大明首屈一指的将领,朱高炽匆忙避开,生怕再添一位自学成才的军事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