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二十章 众里寻他千百度(2 / 2)功德都溢出了,你说你是行脚医?首页

他们一行来到天巅,处于所有山峰之上,才在云层中看到一处庙宇。

这座庙宇亦是上书[文庙]二字,但整个装潢、占地与外边茅草房的文庙相比,天壤之别。

班惠嘴角时刻都带着浅浅微笑,似看出易宁的想法,开口皆是道:“金玉其内败絮是为戒语,我文庙自当反其道行之。”

“甚好。”

易宁点头。

班惠却也不多解释,又介绍道:“我与子回师兄平时便住这里,看守庙中牌位,先生请。”

“嗯。”易宁点头,却是随手一招,将亭午收入眉心之中。

对于这位副教主的态度,他现在有些拿不一。

自己问什么,对方都是一副有问必答的态度,但只要涉及到儒家道义,这位副教主就开始顾左右而言它,并谦虚补充“知识不够,不敢多说”。

所以他先将亭午收起,防人之心不可无。

“好奇妙的灵魂契约。”

班惠眼中神采闪烁,露出一丝惊奇。

易宁回答:“我与这水牛一起成长至今,自是默契。”

“让人羡煞。”班惠笑了笑。

说着话,她便带着易宁进入真正的文庙之中。

庙宇分三层,一层供奉着十五份牌位。

正是十二圣贤与正副教主,以及文圣。

易宁神色肃穆看着最高位,正中间的那块木牌片刻,在班惠望来前,收回视线。

接着两人来到二层,这里是子回与班惠居所,空间敞亮,从窗户可以眺望整个文庙天地。

“易先生可在此等候师兄归来。”

班惠将易宁带到最外侧的一间雅间,接着弯腰躬身,行个万福,“我手上事情还多,就先行告退了,先生需要什么尽管提出,班惠必会做到。”

“麻烦了。”易宁拱手。

班惠微笑点头,踏在走廊上,向着最里侧行去,随后转身推开一扇房门,身形消失。

易宁抬头望眼头顶,三楼是文圣所住之地?

摇摇头,不再多想,一袭白袍推开雅间房门,步入其中。

之后的日子,易宁并未麻烦班惠多少,而这位副教主也很少过来打扰,似乎真的很忙。

如此这般,时光飞逝,转眼便是两月有余。

易宁眺望着窗外十二座山峰,眉头微皱,他已经准备好,再等一月,如若子回还未回来,便直接离去。

也就这时,

易宁突然眼前一亮,在他的视野中,一座山峰下,竟出现一道熟悉身形。

......

......

九渊山下。

作为文庙十二座山峰之一,此山气质如他代表的圣人一般,巨山随时绿意葱葱,却仿若压在人们心上,让人觉得面临天威。

山峰脚下有做石碑,碑刻[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所有登临此山的儒家学子都会在这驻足许久,有些人是慕名而来,瞻仰圣贤学说,有些人是想要拜入九渊学宫。

这会也不理外,

十多名儒家学子在碑前,或坐在地上,拿着树枝临摹,或闭目喃喃自语,更有甚者直接从纳戒中拿出桌椅,挥墨如雨。

在这些人中,有一道穿着蓑衣的身形格外瞩目,不是因为他的修为元婴在众人里最高。

而是因为他身上浓浓血煞之气,以及腰间佩戴的长柄战刀。

“别人来文庙,都带笔墨纸砚,这人倒好带把刀来。”有学子摇头吐槽。

接着立刻被同伴阻止:“非礼勿视,非因勿言。”

“咦,你看有位山主下山了。”学子放下手中毛笔,提醒同伴。

他的同伴闻言看去,立刻认出来人:“这位是南竹书院的山主,也是九渊圣贤的第六名弟子,主学他师父的所说的,存天理,灭人欲。”

这人娓娓道来,如数家珍。

其他人听得频频点头,站起身来,不管一位山主下来干嘛,礼节是不能忘的。

儒家,也是所有百家之中,最重礼节的。

很快,一头白发的南竹山主就从山上走下,他目光来学子间扫过,所过之处学子们解释作揖行礼。

南竹山主开口问道:“谁是辛稼轩?”

“辛稼轩?”学子们低声呢喃。

“我是。”

辛稼轩收回眺望碑文的视线,对着老人作揖行礼,“辛稼轩见过南竹山主。”

“我看了老友的举荐信,以及你做的诗词亦是让我都为之动容。”

南竹山主夸赞,脸上却露出一抹可惜,“但是,你为何选择兵儒双修?”

“兵道儒道都可保家卫国,能学自然都学。”

“那你可知,贪多嚼不烂。”

“稼轩自然知道,但路已踏出,便会坚定行完。”

辛稼轩语气坚定,不卑不亢。

只是他的话却让南竹山主微微摇头,也让其他学子议论起来。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贪心既缘,利嘴斯凿,实在太过好高骛远。”

学子们说出自己看法,都逃不过“贪心”二字。

文庙不像圣山那样对所有修士都开放。

能来文庙之人,哪个不是一地俊杰,在自己国家声名赫赫之辈,原本两道双修的长处,在这却成了短板。

辛稼轩却不容所动,仿若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他只是继续询问:“我想拜入文庙,请南竹先生考教。”

“为何想入文庙?”南竹山主问。

辛稼轩答:“欲救百姓苍生于水火,文庙所藏经意,稼轩心生向往。”

“太过功利。”

“本心如此,我问心无愧。”

“......”

南竹山主沉默片刻,无奈说道,“看在好友面上,容你答题。”

说完,他指着石碑上的文字,“你擅长诗词,那就参悟石碑之意,以意韵验一首诗来。”

“感谢山主。”

辛稼轩看向石碑,其中内容他早就在刚才熟知,也有着出自己的想法。

“九渊圣贤有言,天地万物,如茫茫众生行雾气之中,迷了方向,切记时刻铭记本心。”

辛稼轩说出理解,随后开口朗声咏唱: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